健康险要“健康” 仅有税收优惠还不够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与中国保险业过去十年的突飞猛进相比,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有些扯后腿。即使业内第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成立至今也只有十年的时间,而且几乎所有健康险公司都在为盈利目标挣扎。
尽管监管层试图希望通过壮大商业健康险,从而使其成为医疗改革的一个杠杆,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医疗体系面临的种种弊端,也是健康险发展的掣肘,比如过度医疗、冒名就诊、虚假开药等道德风险普遍存在,导致健康保险的成本居高不下。尽管一些保险公司尝试通过激励机制和先进的技术等手段,比如引入成本分担机制,包括引入共付额或共保率、起付线和封顶线等,从而提高医疗需求的价格弹性,从而降低过度消费医疗保健服务的倾向,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有效控制的程度。
“基本”与“商业”相爱相杀
事实上,去年发布的《意见》明确了用发展商业健康险来解决基础医疗和补充医疗问题的模式,因此强调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比如大力推动大病医保、医疗经办业务发展,明确提出加强保险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强化保险机构在医保控费方面的价值;同时鼓励信息化共享机制拓展,包括商业机构与医保和医疗信息。
“健康险的发展,对于医疗体系的改革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我们刚刚进入这个领域,实现医药分家,管理式医疗还不是特别现实。但是从国外发展趋势看,健康保险公司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原因在于他们与医院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有足够的客户源,能够管理规范医院的就诊行为,甚至可以直接介入医疗行为和标准的过程,即参与到医疗风险的管控。”孔迎红认为,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疗保障原本是共赢的关系,从而能够推动医改的进步,但是在现实中,却并不是那么美好。
“基本医疗保险缺乏动力参与医疗服务的定价和管理,而商业健康险在盈利的目标下则有充分的动力和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因此,希望能够进一步打破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的国家垄断,为健康险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孔迎红说。
呼吁单独监管
“长期以来,健康险一直是在寿险的监管规则框架下接受监管,但是健康险和寿险在行业特点和盈利模式上都有很大区别,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对健康险实行单独监管。”孔迎红呼吁。
事实上,健康险在各国的保险监管架构中地位各不同。比如在英国,健康险作为非寿险接受监管,而在德国,健康险则与财险、寿险作为并列的三大类业务接受监管,享受较高的自主权。具体到国内,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健康险和寿险的定价基础不一样,它以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和医疗数据变化为基础。相对寿险和财产险而言,健康保险的人均保费较低,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健康险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公共医疗服务的角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同时,受到国家相关医疗改革的环境和政策影响也较大,具有运营成本较高导致盈利周期更长等特殊性。“可以这么说,健康险的主要业务,骨头多,肉少,再加上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在经营方面缺乏创新,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盈利更加困难。希望能够将健康险从寿险监管中独立出来。”孔迎红表示。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毫无疑问,个人购买健康险的纳税优惠政策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是健康险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才能让这一开端尽快有结果,改变当下行业整体亏算的尴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