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正文
医疗险要突围 盈利何去何从?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医疗健康险的困境由来已久,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医疗险经营是亏损或者只是微利的。那么,医疗险如何突围而出,拓展盈利渠道呢?以下是专家的详细分析。

  虽然自上世界90年代末保险开始进军中国,这10多年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险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金融产品,在大环境动荡不安的局势下,保险也可能面临发展瓶颈。国寿的数据表明,2009年度保险行业中的短期险利润总额仅为4.2亿元,同比下降29.5%,所以保险的发展和任何一种金融行业一样,也是具有周期性的。

  短期险业务中以短期医疗健康险最为常见。致使近期短期险业务利润下降,短期医疗健康险个人业务赔付率上升是主要的原因。拿国寿的短期医疗健康险来说,去年短期医疗健康险个人业务保费收入仅32亿元,同比减少20.41%,而赔款支出就高达21亿元,同比增长20.69%。国寿的遭遇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缩影,在收入骤降,而赔付剧增的形势下,盈利该何去何从?

  医疗健康险的亏损,主要来自道德风险,保险公司无法对客户就医情况进行监控。保险公司当然知道这一弊端,他们也曾想过如果在医疗险设计上增加免赔额和自付比例,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道德风险。但这样的设计不讨客户喜欢,保险公司可能由此会失去一大批的客户,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无奈的表示,客户实际上时可以操控医疗险的赔付的。比如说客户交了10万保费,往往会做些手脚使得医疗险赔付达到11万。如果把保费提高到15万,客户的赔付额会增加到18万。

  医疗险面临困境,然而就像上述所说的,保险公司却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去改善。在定价、核保理赔等许多方面,医疗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存在,这种特殊性也是致使它出现经营瓶颈的主要原因。加上目前由于医疗市场公开信息不充分,保险公司自身又未建立起一整套数据搜集、传输、分析的机制,导致医疗险精算基础不牢固,难以合理定价。并且医疗险的核保理赔更加复杂和专业化,并且需要更多费用,成本居高不下。

  许多保险公司都在寻求破冰之术。如何控制道德风险则是医疗险翻身的最大的难题。保险公司缺乏专业人士能够对医疗服务加以监测和控制,甚至没有权利对医疗机构进行监控。所以目前保险公司破冰方案之一是与医疗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设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对医疗行为的规范性以及费用的控制情况进行可控评估。但是就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保险公司所拥有的医疗险客户又太少的弊端,与医疗机构的谈判,保险公司显然不占优势,重生之路漫漫,重生之时遥遥无期。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