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众多终身型的医疗保险经历了停售之痛。高赔付率的压力是停售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保险公司是一个盈利机构,不可能守着一个亏本的生意不放。但是,市场的热切需求就是卖点,就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机会,商业机构不得不考虑百姓的呼声。多年后的今天,保险公司努力寻找回归保障的“良方”,健康险、意外险和养老险等再次受到重视,并在险种组合、保障功能上推陈出新。让人依稀看到在2004年以前一度热销的终身医疗险的影子。
像的“盛世尊享”计划,就包含养老、重疾、子女教育金等多种搭配,其中的“重大疾病终身康复津贴”承诺客户在获得重大疾病保险金的同时,每年还可获得10%保额的津贴,直至终身。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新瓶装旧酒仍未摆脱终身医疗险险种本身的瓶颈,致使市场反应较为冷淡。
医疗险有长短期之分,短期医疗险一般为1年期,一旦发生理赔或者被保险人健康状况出现变化,续保时可能面临加费甚至拒保,且最高投保年龄在70岁之下,如人保健康的守护专家系列医疗险保证续保至69岁。但终身医疗险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限制:终身医疗险通常采用均衡费率,保费不会因为被保险人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增加,并且无条件续保,被保险人无需担心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或拒保。
虽然字面意义上是“终身保障”,但这样的“终身”其实受到双重因素的限制。其一为给付年龄,此次中德安联新推的“重大疾病终身康复津贴”给付至85岁止;其二为理赔上限的约束,如保额10万元的友邦“康安一生”,若被保险人因住院、重疾等发生的给付已经达到10万元,则保险合同终止。这就意味着,终身医疗险并不等同于享有终身保障。
尽管终身医疗险有自身瓶颈,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但是终身医疗险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统计数据显示,年龄每增长10岁,重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50%以上,且65岁以上平均住院费用约为65岁以下人群的2倍,而鉴于短期健康险将客户投保上限多设为65岁,终身医疗险应有用武之地。创新固然只是“新瓶装旧酒”,可旧酒经过时间的积淀,也该日臻完美。
有专家指出,终身医疗险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定额医疗账户,只要账户有余额,保险便可以延续下去。但终身医疗险目前说白了还是局限于“住院补贴”,门诊、急诊仍有很大的市场空白。保险公司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如海尔纽约的“康佑天使”就提供了客户门诊、住院、康复等整个过程中的8项医疗补贴,保障更加全面,并从55岁开始自动增加保额。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