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单靠发展出租车解决日常出行
对于市民普遍反映的“打车难”问题,代表们高度关注,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小组讨论的间隙,党代会代表、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接受记者采访,就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发展和缓解城市“大交通”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按最大需求量配置出租车
整个城市交通反而无法运行”
记者:近年来,“打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市民,是不是出租车数量太少了?
刘小明:回顾北京交通在过去5年的发展,北京交通可以概括为五个之最:交通投入最大,5年城市交通投入将近3000亿元;对汽车的需求增加最大,机动车从288万增长到498万;交通结构改善最明显,2007年的公交出行比例是30.2%,今年提升到43%左右,这在国际上也比较罕见;交通管理和服务最有效;老百姓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得到最大的实惠,政府每年花100多亿元购买公共交通服务。
近年来,“打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市民,出租车行业要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不能靠发展出租车解决日常出行。如果按最大的需求量来配置出租车的规模,这样整个城市交通就没办法运行。
出租车平均每公里运输效率仅为0.78人
记者:出租车在整个城市交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刘小明:出租车主要为来京进行商务活动的人员、北京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以及广大市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交通服务。根据市交通委的调查,小汽车的平均运输效率是每公里1.32人,因为出租车平时有空驶,出租车平均每公里运输效率仅为0.78人。
交通部门将继续严打“拒载”行为
记者:对于出租车的拒载问题,老百姓很有意见,交通部门有何举措?
刘小明:交通部门未来将继续打击出租车的拒载行为。目前,每次遇到恶劣天气,“打车难”的问题就越明显,也希望市民在这种情况下尽量选择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与此同时,北京出租车应该有合理的价格定位。北京出租车在2006年调价后,近年来价格一直没有调整过,但市民收入这些年在提高。北京出租车价格与上海、深圳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何利用经济杠杆解决出租车拒载问题,这一点也需要统筹研究。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