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持续推动扩大多样化商业
医保供给,全国各地正在探索新模式。以上海为例,本市正在探索充分利用基本医保基金,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自愿购买商业保险,并发展多层次的补充
医疗保险,如老年长期
护理保险等。
近年来,医疗健康愈发成为民众最为关注的产业之一,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医疗健康需求正呈飞速发展。诚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已从很大程度上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然而遭遇
重大疾病时,商业医疗保险正在成为大众寻求帮助与保障的又一途径。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
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此后又针对大病保险、税收优惠等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医保发展。据最新统计,2016年至今,全国商业医保规模已达3648亿元,较去年相比增速超50%,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不难发现,它在整个保险收入与医疗总支出费用的占比中却依然很小。2015年国内医疗总支出比例显示,
社保占57%,自付占40%,
健康险占2%,而
医疗险仅占1%。
是什么原因造成商业医保在我国发展的瓶颈?究竟民众需要怎样的商业医保?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与政府机构、保险公司及学者共同探讨其未来发展。
现状:自主风险管理险种少,参保者将其视作理财工具
“目前我国整体医疗体系主要呈现出3大特点,一是医疗费用增速快,二是老龄人口消耗70%以上的医保基金,三是新医疗技术等纳入医保体系后,医保基金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
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健康管理部负责人董雨星直言,“社保、商保、医院、患者等各方利益及需求并不统一,难以达到充分协调。”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学会秘书长赵雷表示,商业保险的定位应该是为民众提供各种补充性健康保险及参与公立医疗保险基金的第三方管理,“它应该具有降低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筹资压力、增加患者选择权、约束医疗机构诊疗用药行为、提高医疗体系整体效率等积极作用,能以促进竞争的方式鼓励公共医疗保障机构改善绩效。”
然而据统计,在2015年国内医疗险保费中,
重疾险(一次性给付型)等政府医保委托基金占比约70%,完全受到医保政策影响,而由保险公司自主经营与风险管理的医疗(报销型)保险比例依旧很小,大多数由参保者通过单位以团险形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