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上海实施弹性退休制,法国为弥补养老金缺口被迫提高退休年龄……最近这些话题让人们越发重视养老问题。近日,记者就老人理财请教了几位专业人士。专业人士认为,目前中国人在准备养老保障方面,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光凭社保养老不够,还需通过理财储备养老金。但在老人理财方面,普遍对资产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认识不足。
严控高风险投资比例
记者获悉,有的即将退休的夫妇将半数以上资产投入股市,有的甚至将房产卖掉投入股市。这种做法属于中老年理财大忌。对于普通收入者而言,通常而言,风险承受能力与收入的增长潜力、年龄时段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青壮年,未来收入水平会逐年增长,风险承受力也会随之增大。通常男性到50岁、女性到45岁收入将达峰值。自此以后,风险承受力随之下降。因此,中老年理财的第一要务是资产的安全性。
究竟如何控制风险资产的比例,理财专家建议,用所在地区的平均寿命减去本人的实际年龄,剩余部分可当作风险资产配置比例。比如,上海的平均寿命是80岁,如果现在45岁,那么,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则不应大于35%。
偏股型基金及基金定投产品、股权投资产品(PE)、投连险均属于高风险资产。这类资产的收益均为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债券、保本型理财产品、保本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是低风险资产。国债、存款则是无风险资产。
中老年理财注意流动性
中老年理财除了注意资产安全性外,还应注意资产的流动性。变现能力决定了流动性好坏。
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萍曾经说,一个老人家退休了,住在女儿家。女儿劝爸爸说:“以后我们一起住,我给你养老,你把存款给我,一起买一套房子吧。”老人把钱拿出去后才发现很不方便。老人想出去旅游还得问女儿要钱。类似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老人将一生积蓄拿出来给儿子或女儿交购房首期,或者为孩子创业投资首期资金,这种资产都有不宜变现的特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