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须致力于改善长期
护理保险产品的结构和定价方法。”近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发布的《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提出上述观点。
该报告作为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活动2016年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发布,从“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及依赖等级”“中国家庭老人护理负担”“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及缺口”“民众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及消费动因”“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长期护理及相关保障的需求和发展问题。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七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服务需求。但是,快速增长的护理需求背后对应的却是庞大的护理缺口。目前除了2小时以下的轻度护理需求和8小时以上的刚性高度需求外,只有一半老年人的护理时间需要得到了满足。
对此,报告认为,一是加快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试点和推广,重点关注弱势人群。在制度建设中特别关注高龄老人、“无子”老人等特殊群体,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予以政策倾斜,通盘考虑,因地、因人施政。
二是推动“医养结合”的护理养老模式。建议结合国务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要求,把“大健康”理念引入长期护理领域,突出健康预防、康复护理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
三是多管齐下打破专业护理市场发展怪圈。建议通过“加强筹资”“优化模式”“建立体系”等多个角度同时切入,着力提升专业护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包括鼓励护理服务模式创新,加大对社区护理服务资源的投入,打造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强对专业护理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
四是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双向推动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保险行业必须致力于改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结构和定价方法,使真正需要护理保险的人们“买得起”“买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