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发布的信息显示,在不考虑费用、服务资源等因素的情况下,有七成以上受访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需求。
81岁的王文浵已丧失意识近20年,鼻饲、导尿管和可平躺的轮椅成了这位昔日南开大学法学院老教授的日常必需品。20年前的一场车祸让这位法学专家瞬间失去了意识,醒来时已完全不能自理。
这是不久前记者跟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长期
护理保险大学生调研团队调研时看到的众多场景之一。
“照顾起来确实太累了,我已经照顾他6年了,说起来算是时间最长的,他的儿女们虽然都很孝顺,可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能每周过来看看,平时就指着我跟他老伴伺候,虽然给的钱不少,可真要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天气晴好的时候,58岁的邢宝华会推着王文浵在南开大学校园里转转,连他自己都不能确定还能再照顾王文浵多久,也不敢想像当他这个年龄的人照顾不了的时候,年轻人还能不能做得了这个工作。
在未富先老、未老先病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不断加剧,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当下,社会对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的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目前,青岛、南通、长春以及北京市海淀区等市、区已开始先行先试,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市场上也先后推出了部分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但具体到各试点地区来看,因其在保障范围、承保对象、资金筹集以及待遇支付等方面都需进一步的政策完善,且就全国而言其覆盖地域也相当有限。而目前在售的各类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设计往往也因不够科学合理而缺乏生命力,市场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两者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长期护理保障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先行先试长期护理制度,已涌现出强调“医养结合”、实现“护有所保”的青岛模式,建立独立
社会保险险种、筹资渠道多元化的南通模式,以政府主导的互助式保险为主体、商业化承保管理为依托的海淀模式,以“险种独立、保障基本、发展补充型和叠加型商业保险”为核心的上海模式等多种地方模式。然而,我国离建立像基本
医疗保险那样广覆盖、制度框架清晰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还有很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