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人保局副巡视员张大发介绍,此次医改将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四个统一”、“一个适度”:即统一政府补助标准;统一建立居民门诊报销制度;统一参保缴费时间;统一基金的调剂使用;适度提高个人缴费水平。预计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可减轻群众负担3.5亿元,惠及参加居民医保全部人员。
具体来说,目前,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包括了老年人(即“一老”)、学生儿童(即“一小”)、无业居民等在内,这三类人群补助标准、缴费时间和享受待遇都不同。比如,财政对“一老”每年度补助1500元,门诊可报销500元;对“一小”年度补助50元,只有住院可报销。
目前,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年520元,个人掏40至60元,政府人均补助为460元左右;而经过测算,政府对“一老一小”和无业这三类参保居民人均补助为200元左右,二者相差较大。此次医改方案中提出,在整合城镇居民医保时,将统一政府补助标准。借鉴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实现由按群体补助调整为按人均补助,标准将与新农合的人均标准等同。
原定在每年6月征缴“一小”保费,今年已延期到9月启动,与“一老”和城镇无业居民缴费时间统一。这实际上也是本市为“一小”建立门诊统筹报销制度作准备。据介绍,9月前将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一小”、城镇无业居民的门诊报销制度。此外,还将适度提高老年居民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水平。
“虽然财政对老年人的补助最高,但由于其看病多,医保基金支出也是最大的。”张大发说。而目前各个群体间的医保基金不能互通。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基金将实现统一的调剂使用。
此外,根据参保人的经济状况以及财政的承受能力,本市还将适度提高个人缴费水平。“同时肯定的是,参保人员的待遇水平也要大幅提高。”张大发说。
通过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制度将形成整体,为下一步城乡居民统筹奠定基础。明年,本市还将研究整合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制度。
亮点
为因病致贫参保人“二次报销”
对于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很重的参保人员,本市将研究建立医疗费用兜底的长效机制,年底前落实。
该政策主要针对因病致贫的参保群体。基本思路是当个人负担额超过一定数额后,通过“二次报销”方式,解决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负担重的矛盾。对于个人负担额的认定,要根据个人收入状况、医疗费用负担情况等综合考虑。对于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将保持与现有医疗救助政策的衔接。
新增400多种报销药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今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将进行调整,将国家新增的400余种药品全部纳入本市目录。这样,调整后本市目录将达到2400余种。同时,180余项临床治疗必需、技术成熟、应用普遍、价格合理的诊疗项目进行论证和专家评审后,也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两项政策的调整都将惠及参加职工、居民医保和享受公费医疗的全部人员。
此外,对人工器官的报销标准,也将在目前限额报销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50%。将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移植后服抗排异药三种门诊疾病纳入门诊特殊病范围。
“一老一小”年底前发社保卡
本月底前,本市18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将全部开通社保卡,完成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员的社保卡的发放。下半年,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社保卡将向包括“一老一小”、无业居民在内的城镇居民发放,年底前参保职工和居民全部实现持卡就医。同时,社保卡住院持卡就医的系统开发、测试等工作已准备就绪,明年1月1日实现住院持卡就医,参保人员将告别医保蓝本,实现医保就医一卡通。
32万公疗人员年底前入医保
继去年海淀、西城和平谷区开展公费医疗改革试点后,为推动改革,近期本市下发了指导性文件,督促区县平稳的开展工作。并轨后,公费医疗人员将执行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同时增加就医选择范围,也可以持卡就医。年底前,剩余的15个区县(包括亦庄开发区)32万享受公疗人员将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2011年,启动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准备工作,预计将涉及十几万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