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终身津贴医疗险最大的功能是什么?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终身医疗险的主要功能是住院补贴,只要生病住院,保险公司就按照合同约定的天数和每天的金额给付保险金,如果是重大疾病,还有重症监护津贴,不管有无其他保障。此外,有的终身医疗险对重大疾病(或手术)进行补贴,但保障有限,不能等同于重大疾病险。

  身为广州市某知名楼盘的高管刘毅刚满30岁,长期的工作压力,经常加班加点累得腰酸背疼,刘毅开始觉得应该花点钱投资自己的健康,特别是看到很多保险公司推出了终身医疗险,不仅保障终身,还能返还余额,有的医药费报销还可以超出社会医保的范围,这更让他心动。可是,终身医疗险真如宣传的那么“花好稻香”么?

  本质:提供住院津贴

  刘毅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相对于那些短期险而言,终身医疗险能保证续保,这样就不致于被保险人年纪大时,被“嫌老”的保险所抛弃。也因此,“终身”成为其卖点,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但是,时间上的延长并不能改变终身医疗险的津贴性质。

  有些终身医疗险,如信诚人寿的心聆一生和太平人寿的高诊无忧等标榜能提供门急诊费用,高诊无忧还称突破了医保的限制,但实际上却有年龄和金额的严格限制,通常要到60岁以后才能享受,如10万保额的高诊无忧60~75周岁每年有4800元限额的门急诊费用,75周岁以后剩余保额范围内不设年度限额;心聆一生则要到65岁以后才能享受较高额度的门急诊费用。也就是说,如果刘毅现在投保,他要到30多年以后才能得到普通门急诊的保障。

  这样看来,终身医疗险的主要功能是住院补贴,只要生病住院,保险公司就按照合同约定的天数和每天的金额给付保险金,如果是重大疾病,还有重症监护津贴,不管有无其他保障。此外,有的终身医疗险对重大疾病(或手术)进行补贴,但保障有限,不能等同于重大疾病险,如国寿的关爱一生对8种重大手术提供三分之一的津贴,高诊无忧对15种重大手术津贴约三十分之一的津贴。

  功能:补贴生活支出

  其实,刘毅的公司已经为他买好了社保。按照广州市的医保标准,能够应付一般的大病:对于重大疾病的诊治费用,个人支付5%-10%的比例,最高可以得到25万多元的保障,所以不必担心医疗费用问题。

  但是刘毅想到的是,一旦生大病住院,就无法正常上班,期间的损失需要弥补,现有的生活水平需要维持。在这种情况下,衡量购买多少的标准就不是治疗花费多少,而是需要多少生活费。从这个角度看,终身医疗险无疑成为维持生活水平的最佳选择。

  新推出的一系列终身医疗险基本上都是账户性质的,“专款专用”。投保人每年缴纳的保费通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积累成现金价值,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以保额为限,一旦用完,合同结束,不管被保险人是否继续生存;如果身故没有用完,则返还给受益人。

  虽然本质上是个人的账户,但除非被保险人患重大疾病,否则账户里金额一般不会提前用完,这是保险公司精心测算的结果。刘毅认为,既然考虑的是维持生活水平,那么生病期间能够拿到的保险金越多越好。基于这样的考虑,他选择了日津贴额多,补贴天数多的医疗险。目前各家终身医疗险在日津贴额度上相差不大,保额10万元的医疗险日津贴在80—100元间。但在给付天数上却有差别,少得每年只有30天,多得每次就达到180天,给付天数直接决定获得津贴的多少。因此,刘毅选择了180天、且不设免赔天数的终身医疗险。

  相反,如果被保险人不是像刘毅这样需要生活津贴,而是需要一份医疗费用的保障,那就要选择“细水长流”的支付方式,便于将来年龄增大后有医疗保障。

  终身医疗险的保费支出并不太高。像刘毅那样,可以选择20年期缴,每年支付3000—4000元,就可获得一个保额为10—12万元的账户,一旦生病住院,每月可以拿到3000—4000元的住院津贴。账户用不完,可以作为遗产留给家人。

  需要提醒的是,要选择有保费豁免条款的终身医疗险。豁免条款规定,交费期内被保险人全残或不幸遭遇约定重大疾病中的任何一种,则免交余下保费,而所享受的各项保障利益不变。这样,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选择缴费方式时,尽量选择期缴,减少遭遇不幸后的保费支出。(本稿为自由来稿,不代表本刊观点,仅供参考。)

  小贴士:

  目前,商业医疗保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年期的纯消费型医疗保险,另外一类是“返还型”的终身医疗保险。

  年缴型的医疗险虽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投保年份,但是在随着年龄的增加,保费支出会逐步增加;且一天一续,在发生重大疾病后很容易遭保险公司拒保;而最高续保到65岁,在最需要医疗保障的老年阶段续保无门。

  终身医疗险保险期限为终身,可对疾病进行重复理赔,但费用较高。年缴型的医疗险一般只要几百元,但是终身医疗险动则数千元,投保者要量力而为。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