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监会发布了前3季度保险行业统计数据,商业健康险发展黯淡:1-9月份健康险保费收入为4375416。26万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6。89%。而去年同期这一组数据分别是4822497。60万元和7。91%,出现了双下降的局面。
国内一知名险企副总2日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双下降的局面反映了市场选择趋向的一种必然结果。”健康险激励不大伴随着多家保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负增长的同时,正华健康险变身中融寿险,身份转变历经5年坎坷,当年一同获批的最后一张健康险牌照悄然转制寿险。这位副总告诉导报记者,随着投连险、万能险等分红险种的火爆销售,健康险因不能参与分红而影响销售,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在于这个险种本身操作难度较大,费力不讨好。医疗保险件均保费仅几百元,不仅保单周期短,而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服务和理赔跟踪,令保险公司“不胜其烦”。所以,专业健康险公司往往“难存活”。更致命的弱点是赔付率居高不下,风险无法控制。“我们现在有20%到30%的赔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应该赔的,客户和医疗机构只要稍微一牵手,这种不应该赔付的赔付就出现了。因为存在着道德风险,在这种联合做假面前,保险公司显然处在弱势的一方。”不健全的医疗体制使保险公司深受其害,曾经有过“几家公司在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上赔得‘血本无归’”。由于经营风险极大,以及盈利状况堪忧,导致寿险公司无心经营健康险,连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也开始“不务正业”,大量销售理财型保险来提升其业绩。“保险公司作为营利机构,这种市场的自发选择使其趋利避害。”
“医疗保险保费低、需求大,从来没有成为保险公司的主推业务。因此,通常被代理人作为敲门砖业务销售。为了推销件均保费较高的其他寿险业务,医疗保险更多是以附加险形式销售。”对于商业医疗保险面临的尴尬,业内人士表示。重疾险成新着力点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社会保险越完善,商业保险的市场空间就越小。”上述险企副总说,“比如,如果觉得新农合的保障程度够用了,也就不愿意掏钱再上健康险了。”
据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住院医疗保险中,约有2/3的险种保障范围与社保药物目录同步。根据保险条款,在扣除基本医保已支付部分费用后,保险公司按照80%至90%的比例,对剩余属于保险范围的医疗费用给予报销。在诊疗过程中,老百姓和医疗机构会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后,商业医疗保险所承担的医疗费用相应会同比缩减。据报道,北京将从2010年起上调医保报销比例,已经引起保险公司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医保报销比例的提升,意味着商业保险补充作用的收窄,这将影响老百姓的投保积极性。相对医疗保险来说,重大疾病保险同社保的冲突就比较少,因为重大疾病不在医保的报销范围之内。重疾险是医保的必要补充。专家建议,对没有医保的人来说,重疾险尤其重要;而对医保覆盖对象来说,重疾险可作为一种必要补充。因为,社会医疗统筹基金对医保人员的保障是“保而不包”的,住院费用和大病医疗的自付比例和金额相对比较高。如果购买了重疾险,只要确诊的疾病是符合保险条款中的保障对象,那么就可以一次性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不需要自己垫付医疗费用。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制度设计上,明确了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医改促进了商业健康险市场的发展。由此看来,重疾险必然成为未来健康险开拓市场的着力点。”上述险企副总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