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筹资水平的薄弱,难以适应高标准的医疗服务体系要求,筹资模式亟待改革。”昨日(7月24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姚宏在“2012中国卫生圆桌会议”上如是表示。
他说,当前国内的筹资能力还处于较低层级,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平均筹资水平来看,平均每人只有300块钱,即不到50美金。
此种情况之下,当前的医改,政府就义无旁贷地成为了出资的主力。“根据我们最新的测算,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已经攀升到2.4万亿人民币,大概比2010年的2万亿人民币又净增了4千亿这样的水平,所以大概是差不多20%的年增长速度。”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说。他认为,如果沿着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的话,对于将来的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压力非常巨大。
姚宏还指出,除了筹资模式的弊端,医疗服务体系还存在其他问题,例如城镇和农村医疗服务的待遇差异,暴露出不公平的现状。目前的医疗补贴还没有充分考虑到穷人的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发生突发灾难地区、家庭的医疗费用补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姚宏表示,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要适应中国人口急速的城镇化趋势。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户分离率已达30%。大量的流动人群如何参保,如何获取有效的医疗保障,都是正在面临的问题。
在牛津大学医疗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叶志敏看来,这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其他发达国家同样存在。他指出,事实上,目前中国个人支出在总体医疗费用支出中的比例已经有所下降,相应的,保险覆盖的支出比例有所提高。
叶志敏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有效控制总体支出,不仅是短期控制,更要长期控制。“如果无限增加费用支出,无论今后政府投多少钱,个人投多少钱,保险投多少钱,医疗改革的可持续性都很难维持。”(来源:每经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