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真实案例:三年前,某投保人遇到某保险公司代理人推销一款终身险产品。当时,保险代理人向他口头承诺,将来万一要减少保险份额,是不会作为退保处理。因此,投保人一次性购买了5份该险种。但是,今年5月由于单位效益不好,该投保人不幸被"编入"裁员队伍。
由于收入大幅度减少,造成他无法再继续支付五份保单的保费。于是,他想减掉其中4份。然而,在向保险公司申请后,答复却是减少保险份额是要作为退保处理的。投保人很气愤,认为自己受了欺骗,因为这与保险代理人当初的承诺不符。虽然几经交涉,但保险公司表示当初是其主动投保,并在保单上亲笔签名。在收到保单的十天后,也没有提出过任何疑义或撤消保单的要求,说明他是认可保单的。所以,公司坚持除非他拿出代理人承诺的书面证据再议。
显然,上述案例中投保人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因为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减少保险份额确实是部分退保,保险公司只能按照保险合同中的有关退保条款来计算退保价值。这再次说明,作为投保人绝对不能轻易相信代理人的口头承诺或说明,而应仔细阅读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正规宣传材料,以及正规保险条款。在正式签名确认投保前,务必了解保险合同的有关内容,尤其要弄清保险责任、免除责任、退保成本等重要条款。为能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利益,若对于保险条款有疑问,投保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咨询,以得到正确解答。
当然,上述案例也再次提醒保险公司,应不断加强对代理人的专业技能培训个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防范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误导客户行为。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保险公司亦应当积极主动地妥善处理问题,既维护公司利益,同时也要保障投保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