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好广大农民看病就医问题,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更好"体民情、畅民意"我们反复多次深入农村社区走访村民、卫生院、卫生室实地查看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房舍设备人员等,对青山区兴胜镇、青福镇的基层医疗卫生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今后青山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思路。
一、青山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青山区有兴胜、青福两个农村镇,城区有8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48.1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9.7万人,占20.16%。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4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8个,中医医院1个,妇幼保健所2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个(中心8个、站38个),监督所2个,疾控中心2个、妇幼保健所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98个,村卫生室68个、医务人员75人。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全区卫生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原则和"推进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村卫生室项目建设为依托,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进程"的工作思路,以基本设施、基本设备和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全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全区村镇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就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卫生工作呈现健康协调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1、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为突显公益性质,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保障机制为突破口,按照《青山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等重要政策性指导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卫生保障政策:一是明确了政府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主体。二是实行了卫生院、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卫生院卫生室人员实行劳务补助。
2、加强了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满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通过国债项目、民生工程、扩大内需等渠道,争取财政投资农村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人员培训取得明显进展。2009年-2011年,各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和基本医疗设备建设投入共计14.425万元。09、10、11年分别为农村医疗业务培训投入1.12万元,包括:内儿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产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2009年-2010年,为青福镇卫生院增加了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麻醉机、离心机、干燥机等设施设备,共计投入6.305万元;为15个村卫生室配备诊桌、诊椅、诊察床、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出诊箱、接种包、健康档案橱、电话、无菌厨、紫外线灯管、污物桶、有盖方盘、消毒缸、高压灭菌设备、操作台、药品柜等设施设备,共计投入7万元。
3、推进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的均等化,大力开展农村有重复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乙肝疫苗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六位一体"功能优势逐步显现,更多居民开始享受针对重大健康问题特别是慢性非传染疾病的规范化服务。
4、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2008年以来,前二O二医院兼兴胜镇卫生院的职能,一下子就壮大青山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改善了农村就医难的困境。二是强化医技人员教育培训。09、10、11年分别为农村医疗业务培训投入1.12万元,包括:内儿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产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了医技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建立了专家驻镇指导培训机制和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轮训,促进了基层医生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后,围绕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工作要求,落实改革重点任务。
1、积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积极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一系列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工作项目。四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639人,发放补助金65.56万元,城镇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550人,发放救助金11万元。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30702瓶。认真履行职责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011年免费婚检4704人,婚检率97.47%、疾病检出456人,疾病检出率9.69%。落实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的政策。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为16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6万多针。
2、新农合制度规范运行。到目前青山区新农合制度全覆盖,农村人群参合率达98以上。全区新农合筹资标准、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并实现网络直报。使新农合管理服务制度更加完善。
3、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三统一"在基层全面实施。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药品集中招标配送中心,确定了临床及基本药物配送品规,通过招标形式确定了配送企业,基层医疗机构同步实行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补偿机制,根据区财力状况,实行分类综合补助,并全部拨付到位。2011年补助比例为每服务1000人补助8000元。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青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10-2015),在规划的赵家店农村社区新建一所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的青福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计划投资150万元。在规划的四道沙河中心集镇新建一所建筑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兴胜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计划投资450万元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短缺。
全区医疗卫生系统人才短缺、断档现象严重,农村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尤其如此,严重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我区医疗卫生单位依然按照上世纪90年代核定的编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难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和深化医改推行"因事设岗、按岗定人"的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二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大量流失。致使乡镇卫生院缺乏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如临床、护理、影像、检验、药剂等,有的卫生室甚至没有一个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基层卫生院许多医疗设备闲置,医院靠外聘人员开展工作,仅二O二医院、青福镇卫生院就外聘40多人。
2、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
我区基层医疗单位基础设施落后,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达不到规范要求,绝大多数卫生室职能科室人员互为兼职、共用,导致服务能力弱,不能有效地满足群众对于卫生服务的要求。这些问题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均衡开展。
3、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我区财政卫生经费投入少,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更换旧的医疗设备和开展新业务。尤其医改以来,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数需要下乡入村摸底,而目前一方面乡镇卫生院人员较少,另一方面缺乏交通工具,严重制约了乡镇卫生院有效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发展思路
1、抓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教育。
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强化卫生服务机构干部、卫生技术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有效、安全、方便、价廉卫生服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体现卫生系统的团结、协作、廉洁、为民精神,做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2、明确落实责任,抓紧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各项内容。
第一,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真正体现公益性质。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体制,就是要把人员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费,以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精费,由财政全额预算。如将基层的实行"六位一体"卫生室列为财政全额预算单位,每年列支一定数量的设备购置费和基本建设费用,保障公共卫生服务。
第二,建立规范、有序的卫生人才补充机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可持续的医疗卫生人员补充机制,政府应根据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实际需要,增加解决人员编制,及时招聘予以补充,并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在职培训,探索对口帮扶机制,确保卫生队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于现在缺额情况,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招聘补充。
第三,加快"六位一体"功能齐全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步伐,使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建设中的"网底"功能健全。一是要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改善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二是实行恰当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3、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第一,建设规划、国土管理部门在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中,应充分考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规划预留充足的医药卫生机构建设区域及建设用地。
第二,区政府应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费问题。一是部分机构建设与改造资金;二是卫生院、卫生室设备购置及更新资金;三是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生活环境改善与急救设备购置资金等。
4、加强健康教育,促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推广健康宣传上电视、上报纸、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只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日常保健、才能少得病,才能减少被动就医,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总之,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尤其是网底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我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