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咨询“有了社保后,还有必要买商业保险吗?”其实,从理财和保障的角度上说,即使有了社保,仍然有买商业保险的必要。有保险专家建议,对于已经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来说,除了购买重疾险外,不妨搭配一些与社保理赔不冲突的津贴型医疗保险,弥补自己的患病就医损失。
有6年从业经验的孙可现为泰康人寿广西分公司鲤湾路服务部营业部经理。他指出,医改后,随着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和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费用节节攀升,一旦患大病,仅有的医保的保障也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商业保险来制定一份完善的医疗保险计划来解决未来的医疗费用压力。
孙可认为,完善的医疗保险计划应包括重大疾病保险、住院津贴型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4个部分来组成。在已拥有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而经济又不是非常宽裕的条件下,则优先考虑津贴型医疗保险,而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可暂不考虑,因为社会统筹医疗和住院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在理赔时会有重叠部分。《保险法》的补偿原则规定“被保险人获得的补偿不能高于其实际损失”。津贴型保险不受此限制。
现在很多人有了配备重疾险的意识,对住院津贴型医疗保险不太了解。那么,什么是住院津贴型医疗保险?
“津贴型医疗保险,是因意外伤害或疾病入院治疗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时,由保险公司提供补偿的收入保障型保险。通俗讲是一种无论实际治疗花多少钱,治疗时使用了什么药品,保险公司都按照合同约定补贴标准,对投保人进行赔付的保险。因此申请理赔时,无须像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那样,要提供费用发生的相关票据原件,仅需要提供复印件核对后就可以赔付。原件可以拿回单位报销医疗费用或在社会统筹医疗继续报销。
目前市面上,保险公司推出的补贴型医疗保险,主要有按住院天数累积给付的住院补贴型医疗保险以及向接受手术者提供的手术费用补贴型医疗保险。”孙可说,津贴型医疗保险是最基本的保险之一,具有低保费、高保障等特点,适合绝大多数人投保。以《世纪泰康个人住院医疗保险(津贴型)》为例,29岁的王先生的保费为491元/年,一般疾病或意外伤害时住院每天补贴150元,重大疾病住院每天补贴300元,每年最高累计有8000元的手术补贴并涵盖1056种手术。如发生重大器官移植手术,全年最高给付15万元的手术津贴;理赔方面手续便捷,只需住院费用发票及病历、疾病诊断证明的复印件即可赔付。
对于投保住院津贴型保险需要注意的方面,孙可认为主要有四点:
第一,在投保时如实告知个人家庭过往疾病史和在各家保险公司投保的情况。
第二,尽量投保高的档次,因为津贴型保险每档交的保费仅相差百余元,但在理赔时住院日额津贴和手术津贴每档可相差几千元,所以经济条件许可的话,应“就高不就低”。
第三,住院时,应第一时间拨打理赔报案电话或联系代理人委托报案。
第四,住院时注意保单中约定的定点医院,因为在非定点医院住院只能部分赔付。需要注意的是,抢救不受定点医院的限制,待病情稳定后可转至定点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