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倍的保额赔付,刷新了泰康人寿保持了6年的820万元中国寿险业个人最高理赔纪录。
960万,并不高?
“自法航空难,中国960万最高赔付‘现身’后,人保寿险每天都接到大量的咨询电话,表示出对产品的兴趣。”人保寿险培训部李雪彬副总经理说。
人保寿险副总裁兰亚东坦言,该赔付还有待于法航事件的最后确定,公司已备好现金,并与受益人取得联系,至于采取何种方式与支付时间等,取决于受益人的意愿。
其实,“该产品与其他公司的产品差异化并不大,主要还在于服务。”兰亚东说。
这是一款集理财、保障、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保险产品。
据介绍,这名在此次事故中失踪的中国人保寿险客户,于2008年购买了该公司畅享人生年金保险产品,保险金额为24万元。根据条款规定,如客户发生航空意外,将可以获得40倍保险金额的赔付。
事件甫一发生,该款名为“畅享人生年金保险”的产品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据悉,该产品分为A款与B款。其投保范围为0岁-60周岁。保险责任,首先是生存金的返还,从投保次年起返还基本保额的10%,直至满期;其次是满期金返还,A款被保险人25周岁后的首个保单生效对应日(B款被保险人70周岁后的首个保单生效对应日),返还保额的10倍;该保险还承担一般身故给付10倍保额、非航空意外身故给付20倍保额,航空意外身故给付40倍保额的高额保障;最后还有分红,红利等领取方式,可现金领取、累计生息、抵交保费等。
对此,一位寿险公司总裁、总精算师说,该款产品的保费与保额倒挂,事实上的风险保额并不一定高;其客户目标显然是中高收入人群。
他说,可以测算,该客户共需交付至少100万以上的保费,其风险保额概念为实际保额减去公司责任准备金,概算起来,如果100万保费,则责任准备金定为90万,等于是960万-90万=风险保额870万,相对保费而言,是一个不到10倍的赔付概念,因此,960万的赔付额并不大。
分保与否的考量
这位寿险公司总裁、总精算师还认为,此类产品如果有再保险安排的话,风险会减少许多,如将其风险分给再保公司,层层稀释。
不过,人保寿险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对该产品进行再保安排,换言之,960万的损失完全由其公司自身来摊销。
“赔款已准备好,随时可以支付,此次损失并未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因为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毕竟保险本身就是这样的制度安排,既有投资又有承保。”人保寿险人士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认为,理论上,人保寿险应该做分保安排,但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中,有时会考虑分保成本。
譬如,该款畅享人生年金产品属理财加保障型,意外险在其中的占比很小,就此个案而言,如果进行分保的话,会带来财务成本压力,因为进行分保安排时,需要将全部的风险保障拿出去,这其中包括属于理财型保费收入;而将意外风险割出来分保的话,再保险公司又不会接受,如此,对保险公司的财务而言,似乎并不划算。
郝演苏解释,类似的保险理财产品,就像一份储蓄存单再附加一份保单,其存单金额自然大于保额。其中的“玄机”在于承诺给客户回报后,拿出一个点中的一半作为风险保障,其设计思路为,扣完承诺给客户回报后,假设还有一点的收益,那么,一半进入公司,另一块则以半买半送的形式送给客户——给其一个风险保障。
他说,这与市面上用信用卡买机票,航空公司向发卡行返一个点,而航空公司送给客户航意险是同样的道理。
在此情况下,考虑航意险的发生概率极小,分保计算又极其复杂,难免保险公司就不做再保安排了。
“也许不便以通常保险思维来看理财型保险产品。保险理财产品很大部分都是储金收入,届时需要返还,包括还有收益增值等。”郝演苏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