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轮医改正式起航,国务院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3年国家投入8500亿元推进医改。三年过去了,我市医改究竟成效如何?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到底有没有得到改善?
近日,从市医改领导组办公室获悉,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8万人,参保率达到了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3.54万人,参合率达到98.16%;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全市人均筹资均达到了230元,各县(市、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了70%以上;6县(市、区)全部推开门诊统筹,最高支付限额达到5万元……数据表明,医改给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民医保:看病不犯难
据悉,新医改实施三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和职工医疗保险等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市城乡居民。2011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8万人,参保率达到了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3.54万人,参合率达到98.16%;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全市人均筹资均达到了230元,各县(市、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了70%以上。
“合作医疗政策好,造福群众解民忧”、“合疗政策,为民解忧”、“排忧解难,情暖四方”等这一面面锦旗以及患者一封封感谢信是农民群众对新农合工作的肯定和评价,其中“合疗政策,为民解忧”的锦旗,是泽州县河东村村民车玉梅送来的,因风湿性心脏病花费了12万元的庞大医药费用,正当她束手无策的时候,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为她补偿了5万元,去年年底,大病补偿又为她报销了1万元,解决了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基本药物:缓解看病贵
全市83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2240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达100%;全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平均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222种,省补充基本药物142种,共计364种,补偿到位资金累计629.67万元,向配送企业回款累计2100万元;我市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医,每月每村补助不低于400元,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医补助不低于800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财政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4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省财政2元,市县财政各1元;各县(市、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管乡、乡管村的药品供应一体化管理机制。
同时,我市还逐步建立了以省为单位、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合同管理、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在所有县区(管理区)得到推广,基本药物新农合报销比例高出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
基层医疗:进一步完善
2010年,我市共争取到国债项目60个,截止目前,5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县医院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8660万元,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320万元,现已全部完工;社区中心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935万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2011年市政府还安排完成了497个村卫生室的搬迁改造达标建设,市县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分担,市级财政预算足额安排974万元,现已全部完成。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市卫生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小病扛、大病靠”的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最根本的途径。
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15元提高到25元,继续实施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善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已按要求全部发放到位。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累计达22.45万份;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了99.9%以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对164081名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健康管理,完成率达232%;对28192名35岁及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管理,完成率达116%;对辖区内133027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达79.5%;对全市发现的5187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了健康管理;全市儿童健康管理服务32228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9980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人数为9546人,完成率达91.34%,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91%;对39385名15岁以下人群进行了乙肝疫苗补种,完成率达100%;我市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叶酸服用人数为12067人,完成率达108.22%;923例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13123人,完成率达100.95%;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2000人,完成率达100%;30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
公立医院:整合医疗资源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我市目前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外部逐步整合医疗资源,内部优化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高平市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高平市人民医院已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全省的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一是改革医院管理机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管委会、院委会、监委会相结合的医改管理模式,探索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二是推进全员聘用,改革人事制度。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完善绩效考核,改革分配制度。将职工档案工资的60%纳入绩效分配,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医院职工收入平均增加15.23%。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医院补偿机制,强化医院公益性。高平市政府累计投入上亿元,为医院改善基础设施,购置大型设备,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医疗设备配置、医护人员培训、医疗技术交流、医疗机构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等。从2010年9月1日起,公立医院职工工资由原来医院自收自支,改为在编人员的基本工资100%由市财政负担,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由市财政补偿。五是加强内部管理。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共开展病种22种,病人平均住院日下降1.7天,住院费用下降11.7%;采取将不合理计费部分倒扣入科室成本,把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公示上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等办法,使病人的住院费用明显下降。按病种统计,平均下降了7.2%;加大了临床用药监督,规范了科室用药,今年以来不合理用药同比下降6.9%。同时,通过开辟院务公开栏、设立监督台、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反馈群众意见等方式,强化了群众监督,推动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