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儿童节,面对武汉近100万儿童集中爆发的消费需求,激动的不仅是公园、商场,连金融机构也加入“从娃娃抓起”的理财大战中。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童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之际,昔日面向孩子的王牌金融产品教育储蓄却隐落幕后。
没落的“贵族”
1999年9月,国家开办教育储蓄,凭学生本人户口簿开户,采取零存整取形式,存期分1年、3年和6年,到期分别按1年、3年和5年定期存款计息且免利息税。收益比同期零存整取存款最多高出60%。
不少银行回忆,几年前居民一进银行就争相追问“办不办教育储蓄?”一些地方甚至将教育储蓄作为亮点吸引存款。
然而,这一为孩子理财的“贵族”现在已沦落到无人问津。
昨日,我们走访或电话联系建行、农行等几家大型银行,一位银行人士说,近两年该产品近两年已没人办理。
2007年6月,该市教育储蓄还有3.81亿元,但昨日人民银行表示,此储蓄很少,都已不在月度统计项目中。
银行人士分析,多种原因造成教育储蓄大幅萎缩。首先是理财渠道众多,教育储蓄的免税和利率优惠的优势不再。开办之初,国人理财单一,但现在有股票、基金、保险、银行理财产品、黄金等多种理财渠道,加之利息税取消,很多理财产品收益超过教育储蓄。
其次,教育储蓄需每月存款,流动性差,且本金不能超过2万元,支取时还要凭国税部门统一印制的凭证,手续繁琐,这些都影响了教育储蓄发展。
儿童理财爆发
尽管教育储蓄衰退,但金融机构抢抓儿童理财的迫切心情却与日俱增。
从未在意“六一”市场的中国工商银行省分行,今年一口气推出3款儿童理财产品,不仅利率高于定期,有的还伴有人寿保险保障。民生银行专为儿童设计出“小鬼当家卡”;中国银行为吸引贵宾客户,还组织其子女参加全球名校游,就连外资东亚银行也加入这块新蛋糕的争夺。
不仅银行,保险公司也推出专为儿童订制的意外和疾病险;多家基金公司出台“亲子定投计划”,引导家长为孩子进行基金定期投资。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一项预测,为孩子教育和成长积蓄资金,未来将成为中国家庭理财最主要目标。
中行一位理财师表示,瞄准儿童,实际是看中背后的家长所需要的理财市场。儿童理财早已不再局限于教育储蓄,而会更加个性化多元化,金融部门未来还会联手其他行业,围绕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医疗、健康等各方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挖掘更大的蛋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