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返本型
健康险”来说,市场上还有短期健康险、定期非返本型健康险、普通终身健康险以及账户型终身健康险。前面两类都是消费型的,后两类则偏向储蓄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健康险各有特点,优缺点也非常明显。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款保险产品是完美的,只不过看哪一款产品更能满足你的需求,更适合你的经济状况。
短期的健康险(包括大病和普通医疗类)的优点是每年投保,比较灵活,年纪轻时费率相当低,甚至只有长期储蓄型健康险的十分之一不到。
但正因为短期的健康险采用的是自然费率形式(与长期险的均衡费率相对应),保费会随着每年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大部分时间里是上升趋势,只有到了高龄以后会有所下降)。比如,拿友邦“
康健无忧”(每五年需续保)为例,投保10万元额度,34岁男性第一年保费仅仅需要440元,非常低廉。但从50岁开始年保费一下上升为4790元,55岁~59岁为6770元,到了后期的压力就比较大了。
另外,短期健康险很少有保证续保的功能(只有泰康的“世纪医疗系列”在头三年无理赔情况下可以保证续保至65周岁)。换而言之,若你购买了短期的健康险产品,当年不发生生病住院的事故,可以平稳续保;若你发生了健康问题,极可能在下一年被拒保、加费或将已经患上的疾病作为除外责任。
定期非返本型健康险,优点非常明显,就是能以较少的保费投入获得持续的、充足的健康保障。比如30岁的男性投保长健
医疗保险(A),大病保障额10万元,身故保障额2万元,保障至70岁,20年缴费,每年所需年缴费只要1420元。比起返本型和储蓄型的都容易让人接受。当然,它的保障期满后,是没有任何保费返还的。
普通的终身健康险在费率上与返本型的健康险差不多(大病类),只不过返本型的健康险是在80岁左右给予未患病的被保险人一笔满期生存金,终身健康险则必须在身故后才能给家属一笔保险金。
账户型的终身健康险从去年才开始兴起,主要是针对医疗费用的保障。相当于个人在保险公司开立了一个专门的医疗账户,每年投点钱进去,生病住院了拿点钱出来用用,身故后没用完的那些钱留给家属。对于不能够自己储蓄医疗费用的人群而言,参与这样的保险计划,更容易“专款专用”。
总之,保险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形形色色的包装。到底选择哪一种类型的产品,每个人必须看清自己的需求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