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了解的保险,是在意外、疾病等情况下,帮人们减少损失,保障他们生产生活的保险。但不知从何时起,保险逐渐偏离了保障的本质,披上了“融资理财”的外衣,人们投保的支出越来越多,但真正获得的保障却越来越少。
保险姓“保”,只有回归保障本质,才能让老百姓获得真正的红利。人们选择保险,就是为了让生活更有保障,如果是为了获得高收益,现在理财方式那么多,根本不愁可选项。再说,有些所谓的高收益保险产品,又有多少能真正兑现,毕竟,高收益率前面还有“预期”两个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的道理,在保险业界,产品也要不断更新换代,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借某个政策、某个时间节点以偏概全的“鼓吹”,或者过度解读政策做起了营销,等“上当”的人多了,相信保险的人就少了。建议保险从业者少一些虚假,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实质。保险只有回归保障本质,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才是民心之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