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民生现实,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发展,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加强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繁荣老年文化,努力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和谐社会环境。
据统计,至2016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8.5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3%。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养老服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时将养老服务纳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统筹推进。市、区县、乡镇(街道)层层建立健全党政主导、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近几年来,我市公共财政的民生“蛋糕”继续向养老事业倾斜,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是老年人的基本保障,我市连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
养老金待遇,至2016年实现了“十二连增”。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参保人数达80.3万人,年发放养老金1.5亿元。
统筹城乡老龄事业,不能让一个老年人掉队。我市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将城乡符合条件的困难老人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发放补助金。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到2016年,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每人6000元和4200元以上。建立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
津贴制度,全市2.26万低保老人和4.2万80岁以上老人受益。
增强医疗保障能力,筑牢老年人安全防线。我市全面完成城镇
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持续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
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统筹支付比例及限额,建立大病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开展老年人健康档案规范管理工作,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14.3万老年人受益,免费体检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以上。
为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我市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程,通过精品社区建设,建成了一批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体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同时,不断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步伐,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政府投入、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12569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4.02张。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我市还充分发挥新安医学、道家养老文化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强力推进休闲养生基地加快发展。首康医院、黄山圣天地颐养公馆等医养融合项目投入运营,昌仁医疗综合体、黄山太极中医药生命科学园区等项目加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