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大保险公司年报已相继披露完毕,投资收益锐减,净利润缩水,保险业可谓正处在“寒冬”之中,各家都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寻求转型。然而在这种略显萧条的大背景下,
健康险正逆势而上,展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未来图景。
2017年可被称之为“本质回归之年”,继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竞争激烈的保险行业在经历了以“中秋赏月险”为代表的各类神奇的创新后,“姓监的保监会”终于要带“姓保的保险业”找一找初心了。2016年12月底,保监会发布多个文件,内容涉及
万能险监管、
人身保险监管、保险公司股权监管等多个方面;2017年1月3日《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公布,对财险公司产品开发原则与禁止性规定进行细化后,《保险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又于4日面世,保险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近日,行业标杆属性的四大上市险企陆续公布了2016年年报,也有出现“坚持价值导向,大力推动长期期缴业务和保障型业务发展”的表达。数字第一眼望过去“一片萧条”,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共同奏响的净利润缩水、结构艰难调整主旋律正在保险业绕梁。在费差、死差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利差为王的当下,投资回报对于险企净利润的影响不言而喻。
以
中国人寿为例,营业收入的增加难敌支出增长,2016年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之2015年均有所下降。
四大险企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
新华保险增长率较低,仅为0.3%,其中寿险收入额压缩近20%。以其为代表的各公司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一方面普遍扩大个险业务占比,另外一方面改善银保业务结构,大幅缩减银保趸缴保费规模,加大力度发展期缴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收紧的大趋势下,健康险这种保障属性较强的新险种正瓦解万能险的地位,成为人们的投保新宠。
相比于
人寿保险,健康险被保对象更加细致广泛。2006年6月,保监会会议通过了《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年9月份正式实施。据今年3月份的报道,这份管理办法现在正在修订之中,保障商业健康保险始终健康有序、始终走在服务健康中国、服务新医改的正确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