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国内进行巡回演讲的重疾险创始人MariusBarnard博士日前在广州表示,目前,中国重疾险市场正处于初级阶段,今后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
验制订相关理赔标准和设计新品。他建议,重疾险可按严重程度作为理赔标准,如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五级,并制订不同的比例标准给予赔付。
重疾定义应简单明了
MariusBarnard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医学和保险权威,由于看到很多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因患疾病而陷入巨大的经济困顿之中,1983年他开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重大疾病保险单。
MariusBarnard介绍,自从1983年首张重大疾病保险单面市后,市场需求令重疾险市场发展迅速,无论承保人数及保障范围都大幅增加,例如在保障范围方面,从原来的只有心脏病、中风等几种拓展到现在的数十种。
但他坦言,重疾险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横跨了保险和医学两大领域,重疾险条款的严谨和复杂性常使保险营销员和客户感到困惑,这在一些“新兴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悉,目前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已相继制定了重大疾病标准。在我国,自《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出台后,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保监会已于日前制定了26种重大疾病的标准定义,并初步筛选了7-10种疾病为“核心疾病”,并计划年内公布和推广。
MariusBarnard博士认为,制定标准化定义并非是最好的办法。他建议,保险条款中对疾病的定义应多从投保人角度考虑,力图“清晰准确,简单明了”,如心脏病,最好的定义就应该是“心脏肌肉无法正常运作”、“心脏肌肉坏死”等,而不必牵涉过多的医学名词、医疗器械等术语。
可划分五级标准理赔
据了解,重疾险自1995年进入我国后发展迅猛。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截止到去年底,国内保险公司重疾保费收入达到380亿元,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的重疾产品保费收入分别占其总保费的17.49%和16.63%。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许多重大疾病险的理赔门槛较高,不少消费者认为“到了晚期保险公司才会赔”,重大疾病险被消费者视作“保死不保生”的险种。
MariusBarnard认为,保险公司今后推出的重疾险新产品在设计上应价格更低,更容易理付,让更多的人购买并获得保障,才能大力发展保险业。
他表示,重大疾病保险可考虑按疾病的严重程度来理赔,如在南非、英国等国家,已将心脏病分为五级,每级按一定比例理赔,比如一级属于初级阶段,对生活没有影响,可能不需要理赔,二级则理赔20%,三级理赔35%,四级理赔50%以上,五级则100%理赔。“这不但可为客户在发现病症并治疗期间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而且还可减少不必要的争议。”MariusBarnard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