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以来,寿险业的高歌猛进,正是受到了投连险和万能险的巨大拉动,相对而言,分红险业务的发展速度却稍逊。
而中国人寿弱于大市增速与其坚守分红险的产品策略密不可分。一家证券公司的金融分析师认为,高通胀率背景下,如不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其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但中国人寿仍将"坚持以发展传统型和分红型产品为重点,适度发展投连、万能等衍生产品"的经营策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安人寿等一些最早推出过投连险的公司,选择了重点发展万能险业务,并在部分地区再次销售投连险;而绝大多数中小型公司则选择主打投连险,一些保险公司的投连业务高达其全年保费收入的80%以上。
那么,如此背景之下,中国人寿究竟为何坚守分红险?
高盈利性取舍
万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分红险的盈利能力高于投连、万能两个同为投资型产品的险种。因此坚持销售分红险的策略,虽然在规模上有些损失,却可以为中国人寿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更好的盈利性。
历年来,中国人寿的产品结构中,分红险一直占据绝对地位。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中国人寿全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66亿元,其中近66%来自分红险,约1300亿元。
按照分红险的原理,其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而保险公司将这部分差益产生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客户,这就产生了分红险的红利。
而中国人寿一直承诺将其中不低于70%的可分配盈余分配给投保人。
"通常情况下,投连、万能的利润贡献率非常低。"前述分析师称,与国际保险商主要靠投资产生利润,承保利润几乎为零或为负数的盈利模式相比,中国人寿坚持销售分红险的策略更多地考虑了利润因素。
该人士续称,投连和万能对于资本金的占用率较低,尤其对那些资本金不足,偿付能力亦不够充足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讲,重点销售投连、万能也是冲规模的一条捷径,而中国人寿则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一位香港分析师说,美国会计准则对于保费收入的统计口径与内地会计准则不同,这可能也是中国人寿坚守分红险的原因之一。
美国会计准则下,保险产品分为风险型和投资型两类。风险型产品全部记入保险收入,而投资型产品只有较少的保单管理费记入保费收入。而中国人寿所销售的分红险中,风险型产品占很大比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