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四年,外资银行面临不同层次的考验,其最具有优势的财富管理也不例外。记者就此专访了花旗银行财富管理部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
《中国经营报》:外资银行本地注册将近四年,理财市场经历很多探索和波折,从花旗的经验来看,你觉得最大的进步和最大的困境在哪里?
邱思甥:目前,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仅为2%,但却为中国金融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观念上的影响。
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看,将财富从赚钱、花钱、存钱的狭窄定义,进一步扩大到投资理财及财富传承的重要人生课题;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透过QDII产品,让投资人可以投资全球,分享不同区域、产业的成长,共享全球化的果实;一对一的客户经理配备与互动方式,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贴心的服务。
《中国经营报》:在投资品种、方向及投资策略、理念方面,你对中产阶层有什么建议?
邱思甥:1999~2009年,中国平均每年财富增长高达18.8%,股市及房产增长速度更是高于平均水平,投资理财已成为中产阶层避免落入M型社会末端的必要能力。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知识的开放,国内投资人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意识都逐渐增强。但是,错误的投资心态和不足的投资经验仍然存在,甚至造成误解投资或理财产品的真义。
一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包括人生各阶段理财目标的设定、现金流的分配及风险的承受能力等,都有赖专业的引导和讨论。大部分民众往往在市场上涨时高估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却又在低点时忘却自己设定的投资目标,错失市场上涨的契机。二是把投资当成致富的捷径,将资本市场偶得的高报酬视为常态,忽略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的基本原则,不能持盈保泰。三是无法坚持既定的投资方针和目标。投资目标不应该因短线的市场波动或投资部位的亏损而有所改变。四是对理财产品认识不清。理财产品虽然复杂,但其基本条件──风险、利润、流动性,仍需根据自身需求再三确认。五是无法保持平常心。投资不可能保盈不亏,如何控制亏损的部位和情绪是投资者必要的修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