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既是4月末又是“五一”假期前,客户可把握好机会到各家银行“淘”高收益理财产品。目前不同银行推出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差较大,随着“五一”假期临近,银行人士预计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还会走高。由于股市近日出现回调行情,不少股民可考虑将资金转向购买T+0理财产品“避风头”,而且不影响随时“抄底”。
超短期:理财收益相差大
据统计,上周共有16家银行发行了101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1个月以下期限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3.09%,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3.81%,3个月至6个月期限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4.13%,6个月至1年期限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4.04%。
据了解,多家银行频频发行期限5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但是预期收益水平相差较大。例如,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发行的1款“安心得利”假日理财产品期限为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9%;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发行的1款“乾元”理财产品期限为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8%;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发行的1款“招银进宝”理财产品期限为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5%,招行另一款4天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达到3.5%。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预计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还会走高,客户可光顾各家银行“淘”收益水平较高的超短期理财产品。
选1至3个月:期限划算
“选择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在收益上最划算。”中信银行(601998,股吧)零售业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普益财富统计的上周数据来看,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产品与1个月以下期限的产品的收益差距最大。选择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产品既可以避免因为期限较长而错过加息,又不会因为期限过短而受清算期和募集期等“附加时间”明显影响。
对于上周理财产品发行收益出现“倒挂”,3个月至6个月期限的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反而比6个月至1年期限的产品高。中信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因为CPI将在最近半年内冲高,银行方面普遍预计还将面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以在收益率上“优先照顾”6个月以内期限的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