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老百姓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准大学生们也不例外。近日,从市区多家银行和证券公司了解到,家长带领孩子储蓄和认购基金的人数明显增多,很多家长作为“理财顾问”,教导孩子储蓄、炒股和买卖基金。
算一笔大学生的经济账
在东湖家政工作的保姆琴姨,女儿是一中的毕业生,刚刚高考完不久便跟着同学去中山打暑期工了。琴姨说,她从不指望女儿打暑期工能赚多少钱,只是想让她体验劳动的艰辛,知道钱来之不易,将来上了大学花钱也知道节俭些。
琴姨母女俩算了一笔经济账:国内的一本、二本学校学费一年在4000-6000元之间,而三本和民办院校学费每年约为7500-1万元,艺术类学生学费更高。大部分学校住宿费都在1000元/年左右,生活费视每个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每个月至少也要好几百元。琴姨的女儿考得不怎么好,自己估分后认为可以上三本,这样来看,大学4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可能超过4万元,若加上毕业前后实习、找工作的费用,至少6-7万元。琴姨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观念是必须的。听说很多大学生都是股民,我们家是工薪阶层,无法在这方面给孩子太多教育,只好教她如何储蓄,如何在生活中开源节流。”
在五邑城开店的陈女士则趁高考后的这段时间,教儿子记家庭理财账本。她的账本里清晰记录了柴米油盐、电话费、水电煤气费、公共事业收费等固定支出,以及一些额外支出,还有银行存款、基金定投计划、保险支出等,她要求儿子做一段时间的家庭“管家”,对消费和储蓄形成概念。“我们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收支情况,让他习惯规划固定支出和额外支出,这样才能培养其生活的自理性和条理性。”陈女士说。
高考后理财有三个方向
在采访过程中,理财师说,大学生理财应遵守“开源节流”规则,高考后的理财应该以三个方向为主,一是资金的筹备,二是孩子理财观念的培养,三是孩子健康财富的保障。
建行江门市分行城区支行的李先生说:“很多家长提前给孩子存学费,让孩子在入学前的假期去打工,这都是资金的筹备,也可以让孩子提前培养理财观念。”他介绍说,从现在到9月份开学还有两个多月,这时家长可以尝试短期投资,购买不超过1-2个月的理财产品,以控制风险为主。“可以把预算的第一学期学费拿来购买的短期理财产品,像短期债券、短期信贷信托类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等,7天通知存款也是很好的选择,它利率比活期存款高(但比货币市场基金低),可以随时取,比较灵活。扣除这部分学费之后的资金可尝试投资中长期理财产品,以风险中等偏低产品为主。”
用保险来为孩子提供保障也是必要的。李先生说:“孩子到异地上大学,一般校方会给学生买
意外伤害险,不过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添置保险,配置上以意外伤害险或附加险为主,建议保费比例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5%。”这一部分是家长需要做的。
准大学生要学会开源节流
那么准大学生需要做什么呢?“90后”大学生们多数在相对优越的环境里长大,很多人已经有了储蓄、保险等初步的理财概念,但家长往往会把“存钱”当成教育理财的主渠道,而忽略对其投资风险意识的培养。
高考刚结束,阿雅就在广发证券江门天宁路营业部办理了股票开户手续,正式成为一名小股民。她说,她在一中的同班同学中,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从高一起就成为股民,经常谈论股市涨跌,讨论K线图,同学们对此都很感兴趣。因此,在放下沉重的学习任务后,她立刻投入股市。
工行江门分行港口路支行的华先生说,由于不少家长担任孩子的“理财顾问”,孩子用家长的账户学习理财,因此无法统计有多少新增的准大学生客户,但可以肯定的是,自高考结束后,带领孩子储蓄和认购基金的家长明显增多。
“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但趁着入学前的这段时间,孩子可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习储蓄、股票和买卖基金等知识,了解出国旅游涉及到的换汇结汇、乘飞机需购买航空
意外保险等。”华先生建议准大学生学会开源节流,除了学会运用金融工具赚取利润外,在暑假期间去勤工俭学、做家教、到公司企业兼职打工等,也是“开源”的一种方式;“节流”则不妨从记账开始,学会编制预算,控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