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快报的报道说,最近银行的季末揽储大战已经开打了,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涨了很多,我想问一下,那些收益率5%以上的理财产品是不是已经不错了?每个季度末究竟是不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好时机呢?
没错,这几天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连续看涨,主要原因是银行要在季度末达到存贷比考核的要求,由于今年前两个月市场资金需求旺盛,再加上楼市火爆,银行放出去了很多贷款,因此到了3月份就都非常缺钱,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当然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揽储武器。
从表面上看,每到季度末,趁着银行揽储心切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时候,正是购买理财产品的最佳时机。但在决定动用资金去凑这个热闹之前,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你买的理财产品是不是真的有“便宜”可捞。
首要考虑的是收益率和投资期限的匹配。
按照你说的预期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产品,目前看下来,大多数产品的投资期限都在一年以上,也有很少一部分投资期限在8-12个月。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现在很多预期收益率看上去非常抢眼的产品,投资期限却在不断拉长,少则一年,多则三年,银行大有长期锁定客户资金的趋势。比如东亚银行的一款产品,投资期限达到了109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7%;渤海银行一款产品,投资时限70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5.6%。
我想说的是,在季末银行疯狂揽储的热闹情景下,作为投资者,不能被某款产品很出挑的收益率迷惑,根据自己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期限以及尽可能高的收益率进行匹配,才是投资此类产品的不二法则。毕竟不是炒股,理财产品的季末行情,能够多出来的收益其实十分有限,如果一味追求高那么一点点的收益率,很可能会把手里的活钱变成死钱,一旦被收益率蒙蔽加入投资“持久战”,那么也完全有可能让你丧失其他投资市场未来出现的更好机会。
另外,季末揽储时节,虽然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提高,但资金量不大的普通投资者,却很难占到太多便宜。除了期限拉长之外,精明的银行对一些收益率抢眼的理财产品,设立了很高的投资门槛。比如某银行发行的一款99天短期理财,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投资门槛高达100万元起。但银行在宣传这些产品时,却很少提及投资门槛,如果你被收益率吸引前去咨询,才会被告知高门槛,如果没有这么多钱,理财经理则会马上推荐你另一款投资门槛只有5万元的产品,但同样投资期限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却只有4%,跟平时的收益水平相比也就半斤八两。
经过一番梳理,我想你也基本看清了银行季末揽储的“生意经”。总之一句话,无论是不是季末,银行的“便宜”都是很难占到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