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互助保障的无牌尴尬 新模式牌照放行路漫漫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尽管保险业都在探索创新经营,并鼓励发展互助保险,然而牌照发放一直未开闸。于是,一些社会资本迫不及待打起了擦边球,接连推出网上互助保障服务计划。
依据监管部门来看,目前市场上出现众多的互助计划并非监管层所划定的互助组织,但由于其收费、开户等所有经营行为脱离金融保险监管,难以保证不被挪作他用。如果存在非法集资或其他诈骗行为,消费者利益将受到极大侵害。
为此,去年保监会曾两次下发风险提示,指出一些以“××互助”、“××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部分“互助计划”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极易造成保险消费者将其与保险产品混淆。
同时,保监会消保局也表示,大多数“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
事实上,上述《试行办法》也为相互保险组织的成立条件、资金运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一般相互保险组织和专业性、区域性相互保险组织等组织形式。对一般相互保险组织要求需要满足不低于1亿元初始运营资金、不低于500个初始会员等条件。
但相较于其他互助平台不预收费用、事后分摊机制,并寻找公益基金组织管理会员剩余资金等,保监会指出,保保集无保险经营及保险中介资质,其10余名工作人员均为IT及互联网从业背景。“夸克联盟”在开展车险业务前,还吸纳其他会员费,会员费在该公司内部形成资金池,规模应在400万元以上。
监管真空犹存互助保障藏风险隐患
不过,上述互助组织并非保险机构,因此并不在保险监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内,因此保监会曾连接发布风险提醒。如何规范此类组织的经营备受关注。
“借助于互联网的形式可以拓宽发展空间,但新风险也随之而来。”中国
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庹国柱提醒,有些发起者可能一开始动机就不纯,以相互保险名义骗取公众钱款,扰乱正常金融秩序。对相互保险的资金运用,监管层未来会出台更明确的投资范围和比例规定。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拟成立的互助保险组织都在积极招募会员,而监管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条件限定。有保险公司高管担忧,部分消费者误以为互助平台是保险机构,一旦互联网公司服务不到位或卷款跑路,又可能引发如P2P一样的群体事件。
北京中高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滨表示,非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经营保险的行为是法律予以禁止的,这些没有纳入监管的商业行为对消费者而言,所缴费用是否能安全,发生事故后是否能及时理赔,都是风险。网络互助计划体现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在保险领域的商业冲动。
有保险专家指出,类似互助平台想开展保险业务,可以选择与传统保险公司合作。李滨也认为,这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保险经营,由于成本降低而形成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受到传统保险公司的阻碍,如何突破阻碍,需要监管部门的创新监管,以规范互助保障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