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结了保险业海外配置资产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开放,对外投资日益增长,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2015年中国大陆对外投资超过145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占全球份额的9.9%,同年实际使用外资为1356亿美元。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企业成为全球第六次并购潮中的领航者,保险业也在政策利好下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保险“新国十条”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保险业“十三五规划”均鼓励保险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拓展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推动了全球化资产配置达到新水平。同时,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促使金融市场加速双向开放,沪港通、深港通的推出成为内地和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第一步,也将为保险资金更多地配置香港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带来新机遇。
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放开前端、管住后端是本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监管体系现代化,防范风险。在宏观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保监会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实施更为开放的投资政策,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不断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增加投资工具、简化监管比例、降低准入门槛、支持业务创新。2012年保监会出台“十三项”新政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股权投资与境外投资因政策不断放宽而进入发展快车道。
与此同时,中国保险业也迎来市场大发展的机遇期,2015年保险业保费收入为2.42万亿元,相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年均增长28%,对全球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度高达30%,位居全球第一位。今年1—9月份保费收入已达2.52万亿,同比增长32.18%,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保费规模,预计全年将达到3万亿~3.5万亿,按照目前发展水平,到2020年预计保险业年度保费将达到4.5万亿~5万亿元。在保费规模不断扩大之际,负债端对资产端的压力不断加大,寻找到符合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等特性的优质资产显得更为紧迫,而面对宏观经济的下滑压力,无风险利率的不断走低,保险资金要想获得较高的收益,必须扩大投资范围和投资渠道,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优质资产。资产配置需要成为助推保险资金海外配置的一大动力。目前,已有多家大型险资机构,如人保、国寿、平安、泰康、安邦、阳光等,稳步进军海外,在股票市场、不动产、股权、债券、PE基金等投资领域均有斩获,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未来,将有更多的保险机构逐步开展境外投资,不断提升资产全球化配置水平。
保险资管业中外发展现状对比
研究国际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趋势可发现,保险资产管理在全球资管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险资产管理规模占全球资产管理市场的23%,仅次于
养老金和共同基金,位居第三。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委托和受托的双向开放成为保险资产管理模式的主流,保险公司将更多资金外包委托给专业机构,保险资管公司也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大力拓展第三方业务,管理的关联保险资金仅占20%~30%,产品成为资产管理的重要载体。另外,保险资金配置资产日趋多元化,其中另类投资越来越重要,包括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化配置亦成为主流趋势。资产管理正进入大数据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均呈现全球化配置格局,如英国境外投资达到37%,日本为18%~20%,韩国、中国台湾的境外投资比例也较高,而中国目前仅为2%,未来市场空间与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