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13日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这是目前两大监管部门针对银保市场出台的较全面的规范性文件,要求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客户投诉、退保等事件的首问负责制。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市民在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及存款时还是要多长个心眼,以免“误购”银保产品。
案例:
去年,赵女士有一笔60万元的定期存款到期了,她原想到银行去办理续存的。但来到银行后,银行工作人员给她推荐了一款“银保理财产品”,并表示收益会比存款高。赵女士当时也没有多想,以为是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于是就决定购买10万元。
隔了一段时间,一位从事银行的朋友到赵女士家中,她便拿出办理的单据请教对方是什么产品时,没想到对方告诉她,其实是她买的是一款保险产品。这下赵女士觉得被“忽悠”了,不过由于已经过了产品的犹豫期,如果现在退保又要损失一笔。“还好当时你没贪心60万都买。”赵女士的朋友只能这样安慰她。
注意一:当心存款变保单
进银行存款,却被忽悠成了保单,类似事情屡见不鲜。本次发布的《指引》再次明确了保险公司不得在银行驻点销售。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银保合作渠道的持续整顿,目前的管理已相对严格,在合作方式上也有很多改进。但误导现象仍然存在。希望银行及保险公司能在合作中进一步秉承诚信原则,不能一味追求业绩,而忽视了对消费者负责。
专家还指出,市民在办理银行柜台业务时,也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条款,不要轻易签字,要学会自我辨别。在识别时,只需要看看所签单据上是否有保险公司的名字,如果有那一定就是银保产品。
注意二:提高预期收益吸引市民购买
“我是听了工作人员和我说收益率高才买的。”这是大部分市民“误购”银保产品的原因。近两年来,银保渠道的销售误导占到了整个寿险渠道销售误导的三成以上,成为销售误导的“重灾区”,其中最常见的误导方式就是用收益率来做文章。
银保产品在销售时往往会拿“一年2.5%的保底收益”或者更高的收益率来做噱头吸引市民购买。保险专家介绍,其实银保产品的收益率还是有章可循的,一般介乎银行储蓄利率和股市投资收益率之间,不可能太离谱。目前市场上的银保产品多为分红险和万能险,所交的保费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作为保障、佣金和初期运营成本等被扣除,只有一部分保费用作投资,因此投保者是拿不到所有本金(所交的全部保费)的2.5%利息。
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投保特别提示书,以免买了后悔,再退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保险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而并不是投资,市民要理性看待保险与储蓄的区别,这样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银保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