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许多新上岗的保险代理人员带着保险公司宣讲给他们的财富梦想上路了。而他们第一个锁定的客户目标可能就是所谓的亲戚朋友。人情保单也就应运而生。
这里的人情保单主要是指那是仅仅是为了人际关系,并没有考虑到自身实际需要,或者是保险代理人通过人情关系而误导客户购买的保险合同。
你遇到过人情保单吗
根据一项调查,超过80%的保险消费者,人生第一张保单都是向熟识或朋友介绍的人购买的,其中,又有近一半人是在顺应人情的状况下购买的。
虽然许多人认为,找认识的代理人投保比较可靠,但是从更多人的经历来看,大部分还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熟人的热情而不得不掏钱。在某网站发起的一项“你的第一份保险是人情保单吗?”的调查中,99%的参与者选择了“是”,并互相交流感受。有的人说,做代理人的亲戚朋友天天往家里跑,实在拉不下面子只好买了几份保险;有的说跟代理人的父亲或母亲比较熟,后者专程来“说情”,出于关系考虑,不得不为其子“友情赞助”;还有的甚至抱怨,“保险就是合法的传销”。
显然,尽管
人身保险能给家庭及个人添加保障,还可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财渠道,但是若遇到很难推托的“人情保单”,难免令人徒增烦恼。
据报载,2008年初,宋小姐碍于人情,买了昔日校友、如今的保险代理人推销的某款
医疗险,年缴保费4000多元。今年6月,她因病住院花去1万多元,理赔时才发现买的是费用补偿型险种。如此,由于宋小姐所在单位能为其报销85%的住院医疗费,所以保险公司只需负担1500元即可。这让宋小姐觉得很冤。
其实,以上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毕竟碰到熟人推销保险,许多人都会犯难,甚至还未搞清状况就为了情面而掏钱。
这种事情通常较多地发生在新入职的保险代理人身上。一方面由于目前许多保险公司为了追求销售业绩而很少对代理人进行客观理性的产品培训,尤其是在
分红保险方面通常夸大产品利益回报,误导新代理人;而新代理人由于刚刚入职通常是激情有余却专业不足,往往偏听偏信,造成以误导的方式向亲戚朋友出售保单。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现行的薪酬制度以是业绩指标为佣金基础的考核,没有卖出保单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一些代理人为了个人的收入而故意进行误导,而导致“人情保单”问题频出。
排除人情,按需买保单
最让人头痛的人情保单,就是完全不顾投保方的需求,一味抬出人情压力,以便达到做业绩的目的。
其实,人情保单并非绝对不能买,关键是出手前务必谨慎。面对打着人情牌的保单,先自问最需要哪类险种,在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夺。如果感觉不合适,或已经购买过同类产品,就实事求是地告诉对方不需要。如果说你是个好面子的人,实在推托不掉,不妨选择期限短、金额少的产品,或不需很多理赔服务的
养老险,即便代理人跳槽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如果投保人确有购买保险的需求,又想通过熟悉的人来购买保险,那么投保人可要求代理人先拟定一份保险计划书。因为优秀的代理人能够通过交谈,明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合适的计划。而后,投保人可上网查找代理人推荐产品的相关信息,验证其各种承诺是否属实。尤其是在购买分红保险时一定不要相信保险业务员关于未来的分红预测,因为
分红险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能否有收益、收益有多少关键要看该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及管理能力。业务员所跟你讲述的未来收益都只是保监会许可的一种收益假设,并不代表未来真实的收益。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笔者并不建议购买太多的分红险作为家庭保障,而应以交费少保额高的
定期寿险为主,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购买部分
重大疾病保险,以使自己真正通过花较少的钱获得较好的风险保障。例如,一个三口之家,男女主人年龄在30岁左右,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其保费年支出最好不要超过1万元,主要险种应以定期寿险和
重大疾病保险相搭配。其中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寿险额度要保证达到其未来5~10年的收入总和。保障期限以把孩子抚养成人为标准,也就是20年为宜。其他收入结余则可以进行基金定投、定期储蓄、国债等投资。
对于有养老需求,且希望将来老的时候定期领取
养老金的人来说,购买部分
养老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要将保障型的险种相对足额购买后再行考虑养老保险。因为保险的根本是解决人生的风险而不在于为你赚来多少投资收益。
总之,无论是从谁那里购买保险,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作为客户,投保人一定要向代理人讲清楚自己希望解决什么样的家庭保障问题,自己可供支配的资金有多少,让代理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投保方案,同时自己也要多向其他专业的人士去咨询,以明确自己真正的需要,以做好合理的保险保障,而不被所谓的“人情保单”所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