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保险公司寄来的保费交纳对账单,付淑杰不乐意了。自己已经交了三年的保费了,加起来也4万多块了。可从账单上看,利息并没有多少,还不如存定期呢。她找到业务员,想退保……
国家级理财规划师、平安系统第一批五星级导师田丽焕告诉记者,付淑杰之所以要退保,是因为她走进了保险误区,仅把保险看做了一种投资方式,而忽视了保险最根本的“保障”功能。
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田丽焕总结出了市民购买保险时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分红低就退保
“我老妈真糊涂,买了一份分红险,一年就那么点儿分红,我看还不如退了!”类似这样的对分红险的抱怨,田丽焕经常听到。“这是一个误区。”田丽焕说,“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投资永远不是保险的主要功能。”
田丽焕提醒大家,在购买保险前,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买保障还是做投资?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工具的本质并不为很多人所理解,总觉得万一不出险,缴纳的保费就亏了。而投资型保险正好解决了他们这一担心,在获得保障的同时还可以享受资金增值。但不少投保人只关心投资型保险能分多少红,却不问能防范多大风险。
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一旦遭遇意外伤害、身故、重大疾病等风险,能通过赔付保险金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甚至能帮助被保险人和其家庭免于陷入困境。
所以在选择产品时,田丽焕建议投保者应该按照“先保障,后投资”的原则,优先购买纯保障型险种,比如意外险、健康险、寿险等。意外险之后,考虑重疾险。构筑基本保障后,家长可以考虑子女教育以及养老规划的保险等。
误区二:买得越多得到赔付越多
数据显示,大庆人为买保险每日支出1400多万元。不难看出,市民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少市民认为保额越高越好,买得越多得到的赔付就得多。
田丽焕告诉记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般来说,给付型保险是买得越多得到赔付越多,比如基本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重大疾病险等,总保额通常不做限制;而有些险种,即使买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赔偿,比如报销型住院医疗险、少儿身故险、家财险、车险等。
田丽焕提醒投保人,像人身险中的报销型住院医疗险,重复投保是得不到“双重保障”的。它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赔偿总额不超过实际损失。例如,如果在A保险公司买了一份保额为3万元的报销型住院医疗保险,在B保险公司又买了一份保额为3万元的报销型住院医疗保险。如果生病住院花了2万元的费用,一般市民会认为能拿到6万元的保险费,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住院医疗是报销型保险,所以你从两家保险公司也只能获得总额为2万元的理赔。此外,家庭财产险(包括房屋、电器等)和车险也是以实际损失赔偿,当实际损失高于投保最高总额时,按投保的最高额赔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