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寿险业的主导产品,分红险受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冲击,2011年至2012年业务发展速度放缓,导致整个寿险业发展状况不理想。
分红险怎么了?是产品出问题了吗?分红险还有市场吗?
热捧与冷遇
2000年4月,作为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在国内率先推出个人分红保险产品,从而开启了分红险发展的热潮。
由中国人寿率先推向市场的分红险,近年来突然多了一批追捧者。特别是随着2009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分红险大部分可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可确认为保费的比例很高,成为寿险公司主推的险种,发展成为寿险业一枝独大的保险产品。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分红险在我国寿险市场占比高达80%,四大上市保险公司中,分红险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据各家公司产品的前五位。
以分红险为代表的新型保险产品的发展,为满足保险消费者保险需求做出积极努力,增强了行业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分红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醵集了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然而,受保险行业发展放缓及国内A股市场表现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曾经备受热捧的分红险近年来吸引力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分红险成为主打是社会和消费者的选择,现在分红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分红险在提供风险保障和保证收益基础上,保险消费者还可分享分红业务实际运营产生的盈余部分,满足了我国消费者获取风险保障和稳定收益的双重心理需求,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现阶段分红险业务模式与客户需求和资本市场相适宜,“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段内仍将是我国寿险行业最主要的产品类型之一”。
分红险再认识
“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把不合适的产品销售给不合适的消费者的产品。”这条营销金律依然适用于保险业。
分红险当前遭遇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分红险存在不小的认知误区。“分红险是一种产品设计形态,本质是经营风险,在首先管理好一定保险风险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参与分享未来经营成果的机会”。
在人们的概念中,分红险与投连险和万能险等都属于投资型产品,因此常被人们拿来与银行理财产品或基金等进行对比。今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合理购买人身保险产品的公告》强调,部分寿险产品偏重投资功能,但本质上属于保险产品,不宜将其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要仅把其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
依据功能,分红险责任设计上在提供风险保障和保证收益基础上,保险消费者还可与保险公司分享分红业务实际运营产生的盈余部分。客户在购买分红险后,便获得了在保单中明确载明的固定的保单收益,同时保险公司根据分红业务经营形成的盈余情况向客户返还一部分收益,这就是保单红利。分红险这一产品特点符合消费者在“保本”基础上获得更多收益的心理。
目前分红险热度下降的原因,其实来源于对分红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投资收益不认同。相关人士指出,消费者不能把分红险的分红和保障割裂开来,“不能把它作为简单的理财工具”。
消费者还需要厘清的一个误区是,分红险性质上与银行存款、股票基金显着不同,它们之间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这一做法混淆了不同金融产品的不同特性及所附带的投资风险。
读懂红利的意义
分红险满足了客户获得风险保障和保证收益之外,追求更大回报的心理需求。客户投保分红险,可以在承担较低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分红参与保险公司经营该业务的盈余分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