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气愤的黄女士认为银行内部管理不当,致使一名“实习生”误导顾客,而且这名所谓的“实习生”的身份也存在不少疑点,这不能排除银行找“临时工式”替身的嫌疑。黄女士表示这件事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至少不知该如何向家人交代钱的去向,而且经常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影响上班和作息时间,最重要的是扣掉的钱不知如何拿回来。据悉,黄女士使用银行的储蓄卡将近五年,一直都很少用其它银行的账户。但这件事之后,她表示从此都不敢信任该银行了,“我现在存钱都去别的银行了!”
著名学者李仁玉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理财产品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产品,卖方要尽特别提醒注意的义务。如果没有尽到特别提醒注意义务的话,按照合同法解释,买受人是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一年内撤销合同的。”
银行与生命人寿搭伙,屡遭投诉
记者了解到,生命人寿保额分红产品“红上红”于2010年4月1日在银行上市,是生命人寿2010年度银保渠道的主力销售产品。然而据各大媒体报道,自“红上红”产品上市至今,频频爆出生命人寿与银行违反相关行业法规,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案例一:今年1月10日,张女士去银行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支行存款,却在业务员周小姐的误导下购买了一份生命人寿保险公司的“红上红F款两全保险(分红型)”保险。张女士被告知,该款保险是保本型的,为期5年,每年交1万元,交了钱后马上就可以领取1635元,交满5年后可以取回本金和分红。因为是在银行内,所以张女士没有细看合同很快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张女士的意料,她于10月30日拨打生命人寿的客服电话95535进行咨询,却被告知该款产品即使交满5年到第6年后也不一定可以全额拿回本金,而且分红也是不确定的。此外,现在退保的话也要扣钱,工作人员表示张女士账户的现金价值是4598元,加上金管家账户1710元,合计是6308元。为什么存进去1万元,现在却变成了4598元?张女士又致电周小姐,但周小姐仍坚称到第6年后可以拿回本金,并称:“保险客服不懂的,不能听他们的,这款保险我是经过培训才清楚的,你现在退保是拿不回全额本金的。”张女士认为客服还在欺骗她,非常生气。
案例二:今年4月24日,林女士到银行深圳市龙岗区坪地支行存款时也被生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误导而购买了一款分红型保险。据林女士介绍,业务员介绍时一直强调有分红,利息不仅高于银行而且可随时支取。业务员还特意提醒林女士,在公司业务回访时不要多问,只回答“是”或“知道”就可以了。
案例三:今年1月,王女士到银行沈阳市沈河区昆山支行去存款,同样被一位穿银行制服的生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误导,业务员特别指出这款产品不是保险。王小姐当即存了1万元,却发现单子是生命人寿保险公司保单。直至朋友提醒,王女士才打电话进行咨询,后发现自己所购买的是终身保险,而且现在退保的话没有利息,只能退6000多元。
为何频现保险销售误导消费者行为?
出现销售误导,是因为银行管理不当,还是保险公司监管不力,或者消费者头脑不清醒?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述理由都可成立,具体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压力与利益使然。部分银行网点把代理保险的业绩手续费作为考核工作人员的指标,使得工作人员压力非常大,即使不想欺骗消费者也不得不尽量隐瞒一些对消费者不利的信息,而且网点会将20%至30%的代理手续费以奖励和工资的形式奖励给销售人员,这无疑是一大销售误导动力;
第二,保险公司监管不力。保险公司多着重“犹豫期”内对客户回访这个形式,并不会切实关心客户的所需。此外,保险公司过度追求利润也会导致销售误导;
第三,保险条款专业术语多而难懂。这样,客户就只能依靠业务员的理解和讲解,无形中给业务员隐瞒产品的重要信息和夸大产品收益留下了可乘之机;
第四,消费者过分相信银行。消费者片面听从业务员的介绍,不仔细阅读条款,盲目签字贸然投保,不认真接受回访而错过“犹豫期”纠错的时机,也是销售误导的又一客观原因;
第五,保险行业的门槛低。经过培训,很多人都可以销售保险。这种从业人员进出的随意性是造成销售误导的主要原因。
消费者该如何规避陷阱?
针对消费者容易被误导而购买保险的情况,本报记者采访了保险业内专家,归纳出以下建议:
1、不能过于相信银行。客户到银行存款之所以被误导买了保险,首先是信任银行,其次是被业务人员的穿着误导。此外,客观来说,保险从业人员会刻意隐瞒客户办理的是保险产品,而不是银行的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导致客户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在没有弄清是保险还是理财产品的情况下,就办理了手续。
2、弄懂合同条款。投保人在投保之前必须仔细研究所投保险条款中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这两大部分,应了解这种保险其保险责任是什么?怎么缴费?如何获益?有无特别约定等。对一些过于专业的保险条款,如果一时弄不明白,可向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进行咨询。如果自己还不能清楚了解合同内容的话,就暂时放下,不要马上进行签约。
3、不要贪小便宜。很多保险公司会利用市民的这种心理进行诱导,用些小礼物或给予高回报高收益的承诺致使你购买他们的产品。要知道,没有那个产品是可以保证收益的,即使是银行存款,也会通货膨胀啊!
4、要求对方出示证件。不管是在银行里还是在大街上,有任何人想与你搭讪的话都要求对方马上出示证件。如果市民在被人误导时看到对方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时想必会更警惕一些。也不要一时心软,相信他们会在过几天给你看证件,那时候,你的合同都签好了,看了也于事无补。
5、多与家人朋友商量。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被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哄骗,对其言听计从。当你碰上有人要你购买产品时,一定要留心了,可以多跟家人朋友商量,经过大家的深思熟虑后再决定也不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