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再融资需求仍然很大
不论是寿险还是产险,2011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资本问题(偿付能力问题),就连保险巨头也难逃偿付日益“吃紧”的资本压力。数据显示,
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
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2010年末的211.99%、180.2%和241%,持续降至2011年6月末的164.21%、158.1%和192%。
受制于股票市场低迷,次级债成为2011年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主渠道。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共有13家保险公司(寿险10家、财险3家)获批募集次级债,募集金额高达850亿元,几乎是2010年全年的6倍。2011年12月20日晚,中国平安[38.60-1.28%股吧研报]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不超过260亿元的A股可转债,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如果该方案通过,将成为保险业发行的第一笔可转债。此外,还有不少险企通过股东注资、定向增发和公开市场再融资等方式“救火”业已告急的偿付能力。
中信建投金融地产组组长魏涛认为,由于保险公司存量业务法定准备金每年大概有20%左右的增长,新增业务法定准备金每年增加4%,以此推算,即使保险公司不做任何新业务,每年对资本的需求仍然很大。经验数据显示,保险公司每年最低资本需求增速在20%以上,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实际资本增速要在30%(1.5倍杠杆)以上才能保证偿付能力不再下降。2012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仍然很大。
“如果2012年投资方面难有惊喜的话,有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将触及150%的底线,中国太保[21.11-3.34%股吧研报]的偿付能力相对比较乐观,在对太保产险进行注资和太保寿险发行次级债之后,两家子公司的偿付能力有所缓解,但由于2012年形势仍不乐观,预计两家子公司在2012年仍然面临100亿至150亿元的融资压力。中国人寿尽管在2011年发行了300亿元次级债,我们预计其2012年有可能需要200亿至300亿元的融资需求。”中银国际研报称,对资本金最渴求的可能是中国平安,根据其最新公告,中国平安将公开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期限为6年,票面利率不超过3%,同时授予董事会一般性授权发行新股,发行面值不超过A股和H股各自面值的20%。A股发行可转债涉及的转股已经包含在20%的A股发行授权中,因此未来主要的发行空间将在H股上,中国平安理论上的可融资额度还有250至300亿元,待2012年完成A股可转债发行后,中国平安或将寻求次级债和H股再融资相结合的资本补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