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两项数据,暴露出投连险被边缘化的尴尬。其一,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占比由2010年同期的10.7%下降至0.8%;其二,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27家保险公司176个投连险账户,仅41个取得正收益,占全部数量的23%。
作为一款投资型产品,股市收益的好坏对投连险起到决定性作用。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1.64%,深证成指下跌2.79%。不同于去年的是,虽然今年上半年大盘指数跌幅不大,但由于下跌的主要是中小盘股,机构普遍反映赚钱难度增大,基金整体跑输大盘。相关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主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平均净值下跌了7.91%,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7.52%。而在去年,虽然大盘下跌14%,但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并未如此糟糕,很多还取得了正收益。
投连险本质上是一款专家理财产品,由保险公司帮助客户把握股市投资组合。但对投连险来说,很难摆脱与基金一样的命运。从华宝证券公布的数据来看,与股市投资关联度越强的账户受到的损失越大。各类投连险账户平均累计回报率由高到底依次为:货币型1.37%、全债型0.37%、增强债券型-0.51%、指数型-2.46%、混合保守型-2.58%、混合激进型-4.7%、激进型-5.9%。收益最差的投连险账户来自大公司,倒数前三位分别是国寿平衡增长(-15.74%),平安精选权益(-13.55%)和太平价值先锋型(-10.83%)。其中,平安精选权益投资账户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最低比例为40%,今年6月上证指数上涨0.68%,该账户的单月涨幅达1.62%。
每逢股市表现欠佳,投连险都会遭遇“拷问”,以权益类资产为主的投连险账户最受考验。眼下,投连险面临的边缘化,还与两个政策性因素有关。其一,根据保监会的新会计准则,投连险和万能险非保障部分的保费收入不再计入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这导致投连险“失宠”,在保险产品中不再担当主角,不少保险公司去年就明确表态把投连险打入“冷宫”。昔日靠“投连险+银保”打开市场局面的外资寿险公司,大多转向以保障型产品为主,而不再推出新款投连险产品。
另一个影响投连险的政策,是银行储蓄柜台不得销售投连险,仅限于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台销售,且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3万元。由于投连险的销售误导在以往较为突出,提高投连险销售门槛,有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但反过来抑制了保险公司的销售热情,造成投连险销售能力的下降。
让人担心的是,外资保险公司正把热情投向变额年金,把变额年金比作一款提供保底收益的投连险。由于变额年金的投资与投连险存在一定的可比性,而且突出满足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部分投连险的购买需求很可能转向变额年金。变额年金目前只是在少数城市进行试点销售,涉足的保险公司还不多,若能如其在海外市场那样取得成功,投连险的前途或“雪上加霜”,在保险公司中的业务地位更加糟糕。
其实,投连险遭遇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的浮躁,没有对其进行合适的选择。投连险绝非一无是处,这是保险公司普遍认可的。从中长期投资价值来看,投连险具有相当的魅力。拿率先推出变额年金的金盛人寿来说,该公司高管在媒体见面会上谈及其投连险的成功。截至6月30日,成立于2003年1月的金盛卓越投资账户,账户单位价格累计涨幅为229.34%。2003年1月的上证指数位于1400点左右,金盛卓越投资账户跑赢了大盘。而且,这并非个案,平安、泰康等都拥有十分成功的投连险账户。
可见,如果突出中长期投资及偏股型两大特点,投连险还是值得关注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