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多多”、“既有保障又赚钱”、“只有这样,‘财’会盈”……面对这样的种种诱惑,您会变心动为行动吗?摆满各大银行理财柜台的分红险如此地秀色可餐,谁都会忍不住地想“咬一口”。
期缴趸缴一起上,谁唱主角?
在走访的建行、工行、招商、民生、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营业厅,分红险已是遍地开花,偶尔有个别万能险藏在产品架的里面,而曾风靡一时的投连险早已身影全无。
来到一家建设银行营业部的理财专柜,眼前摆放着各种打扮光鲜的理财产品宣传册。当向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咨询关于分红险的信息时,该工作人员也不像是有钱人的样子,开始热情地向推荐分红险的期缴产品。她热情地介绍新华保险一款缴费期是5年,保险期可以选择10、15、20、30年的产品。随后发现,该营业部只代理新华保险一家的产品,其余两款新华的分红产品均为趸缴型,保险期分别为10年和6年。其中,据其客户经理介绍,6年保障期的一款还是新华保险新近刚刚推出的。
看到对保障类产品感兴趣,她转而说,“银行根本没有卖长期交费的,因为银行卖的保险都是偏重理财,保障功能比较简单。那种长期交费,保障重大疾病什么的保险都很复杂,都是专业保险代理人卖的”。
走访的8家银行近20款分红险产品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几乎都是趸交或者短期缴费的产品,而对应的保障期也就多为5年、10年。粗略计算,在近20款分红险产品仅有5款交费允许10年,一款缴费允许20年,并且这几款都可以趸交或者短缴,而其余均只能趸交或只有3年、5年缴费期。
在民生银行某营业厅,终于找到了的一款允许20年缴费的中航三星福满今生两全保险(分红型)。据保险公司的业务代表介绍,该款产品缴费方式可以趸缴或者分3、5、10、20年期缴,即使分20年期缴每年的投保费最低也得1万。“这样的产品其实还是适合有钱人,有能力趸交或者短期交费的。因为像普通的工薪阶层,很少有人愿意20年里每年拿一万多单投一份保险,一般人们愿意把一年剩余自由资金的10%用于保险就不错了。如果真是有很多闲置资金的,又不会选择这么长的期交时间。”民生银行的这位保险代理人这样评价这款产品。
在走访中也发现了一种销售现象。每一家保险公司都把自家的一款趸缴和一款期缴两种产品放在一起卖,或者同一款产品设计成可以自由选择期缴或趸缴两种缴费方式。虽为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在未来的收益预期上,由于缴费方式的不同带来的未来收益水平是有差距。据保险代理介绍,例如一个30岁的人分别拿5万元买趸交的新华红双喜新A两全保险和5年期交的新华红双喜新C两全保险,保费期同为10年,10年后,新A的保底收益是58150元,而新C的保底收益53380元,其余的分红都是10年累积年度分红加1笔终了分红。
保底收益+累计分红+终了分红
眼花缭乱
和分红险花花绿绿的外表一样,各家公司的分红方式也很容易让人“晕”。
分红险红利到底有多少呢?这是买分红险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但是,根据相关监管规定,这个问题在购买时得到的答复往往是“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虽然各家公司关于红利的种种诱人的“描述”很多。查看了手中搜集到的十多份分红险宣传册发现,只有长城保险在其一款分红产品的宣传材料上很明确很醒目地印着“保证增值4.5%+”的字样。
按照行业惯例,各家公司每年的分红险给客户的“红包”到底有多大,只有购买了产品的客户能从公司的对账通知一类的信函中能获得具体的数据,此外,都只能是客户经理在推销产品过程中的大概描述而已。
“除了保底收益,我们的新华红双喜新C两全保险去年1万元能分到600-700元左右的红利。”一新华保险银保客户经理说。
“大概在4%-6%左右”,工商银行一银保代理人透漏长城保险公司的分红险产品红利利率。中国银行一大堂工作人员周小姐则说,根据保险公司给他们的数据,他们代理的国寿鸿丰系列产品的上年红利利率为4.73%,实际分红还得看公司收益。
除了这红利分配水平不容易掌握外,各家公司的分红方式也有不少差别,涉及的专业术语,如满期保险金额、保底收益、累计年度分红、终了分红等等,消费者也需要认真研究一番才行。
另一方面,红利的领取方式也不尽相同。大多是保险合同终止后一次性领取外,也有一些从保险期内就开始返钱的。比如新华保险新推出的6年保期的红双喜喜福汇两全保险在第3、4、5个保单生效对应日就开始返还一定的比例的保底收益和累积红利。太平人寿、中航三星等公司的产品中也有运用到这种方式,只不过返还的有的是固定金额,有的是红利、保额等某一项的固定比例。
不确定的分红预期,不同的分红方式以及不同的领取方式等等,以普通消费者的专业水平,如果想货比三家,还是需要花一番气力的。
据分析师预测,今年各家公司分红险的分红水平可能维持在4.5%左右。这并不代表保险公司的实际盈利分配水平,“4.5%”的概念大概是各家公司在对整个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等等相关因素评估后做出的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