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富人险”备受富人欢迎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除了资产保全因素,做批发生意的黄先生也考虑企业急需现金周转。他告诉记者,像他所购买的这类高额寿险保单,可凭借保单向保险公司申请80%现金用于救急。而且每月能享受一些本金返还和分红派息。
   去年在股市亏损70几万后,42岁的黄先生今年把目光投向了理财性质的“富人险”,年费22万元,缴费期5年,保费总计110万元。
 
  花这么多钱买保险,值么?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花钱购买这种高额的两全保险分红险),就是为了保本。“基金、股票肯定是买啥亏啥;以前炒房子,现在也碰不得,变现还很困难。最安全就是放银行,但是利息太低,而物价又猛涨。你说咋办,反正都有风险,我看买这个还安全点。”
 
  除了资产保全因素,做批发生意的黄先生也考虑企业急需现金周转。他告诉记者,像他所购买的这类高额寿险保单,可凭借保单向保险公司申请80%现金用于救急。而且每月能享受一些本金返还和分红派息。
 
  与黄先生一样,许多购买高额“富人险”的客户都经历了2011年持续上涨的通胀压力、资本市场震荡,资产大幅缩水。面对无法预测的经营风险,许多企业主担忧一夜变穷。“富人险”因此再度卷土重来,且年缴保费越来越高。
 
  上市17天突破1个亿
 
  虽然业内没有严格的界定,但几位保险专家向记者介绍,“富人险”是面对高收入、高保额、高保费、高保障的保险产品。
 
  平安人寿保险重庆分公司保险专家告诉记者:“一般认为,年缴保费10万元及以上,缴费期在3年以上,可以划分为“富人险”入门级。”
 
  他介绍,富人险并非某种单一的保险产品,通常是由两全保险、定期寿险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和医疗保险等,组合而成的保险计划。保险金额比一般保险产品高得多,故被称作富人险。
 
  尽管门槛颇高,但富人险却受到市场追捧。中国人寿重庆分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称,1月1日上市首卖的“福禄鑫尊”高端人群保险,截至17日,已突破1个亿的保费收入,其中,单件个人保费年交50万元的有25件,100万的有10件,单件年交保费最高达300万元。
 
  “这个交费期都是5年,它享受生存保险金、特别生存金返还、祝寿金给付、红利派发、保单借款等多项权益,我们很看好这个市场。”
 
  企业老板追捧富人险
 
  55岁的李先生是私营企业主,去年3月份,为10岁的儿子购买了一款两全保险,年缴保费304万,3年期。
 
  李先生说:“做生意有风险,我不想未来我的家人因为我生意上的原因,跟着吃苦。所以要买个保险。儿子明年就可以领取基本保额的10%,还有一些分红利息。10年后,这可以作为他未来创业的启动资金。而且未来他身故后,我的孙子还可获得全额保险费。”
 
  平安人寿保险重庆分公司保险专家告诉记者:“李先生这笔业务,是去年重庆平安的最大单,3年保费总额达912万元。而在2011年,重庆平安一共销售金裕人生两全保险1782件,保费高达8759万元。客户大都是企业老板们。”
 
  根据2010年《中国重点城市寿险高端客户报告》显示,“高端客户对保险的重视程度比较强,65%的受访者表示家庭资产中有保险产品,而在未来1年也有35%的高端客户打算增持保险产品。
 
  目前在重庆,很多民营企业家或者企事业单位高层,年收入可能高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高端收入客户为这款产品的市场空间奠定了基础。中国人寿保险重庆分公司保险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保费超过100万元的客户不少,除了重庆本地的,还有来自江浙的私营企业主,大多将保险作为自己资产保全的方式,购买的品种也基本上是具有理财性质的分红险。
 
  规避风险,资产保全
 
  中国人寿保险专家告诉记者,高收入人群关注“富人险”的主要原因是保险拥有其它投资理财产品不可比拟的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它能资产保全、合理避税、财富转移等,这些功能是银行存款不能实现的。
 
  她说:“有很多富人,银行存款不少,但是他可能有各种纠缠不清的债务,因此,当某种不测出现时,资产有可能用来还债,而保险是最好的资产保全方式。”
 
  因为根据《保险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对保险金进行保全或冻结。也就是说,受益人领取保险金受法律保护,保险资金不能被抵债。一旦企业破产,这将成为企业主的资产保全工具。
 
  理性消费量力而行
 
  “买保险不能跟风,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如果保费断缴,自身利益会受损。”平安保险专家告诉记者。
 
  事实上,消费者要对“富人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本质是一个具有理财性质的高额保单。之所以吸引高收入人群,只因为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独特需求,例如资产安全等。对“富人险”,应该有一个理性认识,而非去攀比。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