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末结束,节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开始下滑。节前由于季末及月末银行面临存贷比考核的因素,市场上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纷纷走高。专家表示,这一方面是银行揽储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利用高收益吸引人气,起到打广告效果。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超短期产品的市民,
节后需注意及时赎回资金才能按时到账。
“国庆期间都没有收到银行理财经理发来的信息了。”国庆长假前一周一天收到五六条理财产品信息的市民王小姐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国庆长假前一周正是9月末,银行面临季度和月度考核,揽储压力大。很多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收益来吸引资金,其中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上调尤为明显。据益普财富统计显示,节前一周(9月22日—28日)国内30家银行共发行了172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其中1个月至3个月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2%,较此前一周(9月15日—9月21日)的4.06%提高。
益普财富研究员方瑞对本报记者表示,季末理财产品收益走高,除银行揽储因素外,还有银行利用高收益吸引人气,起到打广告效果的因素。不过,季末货币市场利率上涨给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提供了资本,若产品主要投向为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其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较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