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改善保险行业形象重要举措,监管层今年再次表示要对销售误导等破坏行业整体形象和损害行业整体利益的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并将会从源头加以治理。银保销售作为曾经保单销售的重要渠道,其究竟以何种方式“误导”,又将会对消费者造成何种利益损害,在监管层的高压查处下目前处于何种生存状态?
近日,记者走访了数家银保销售网点,对银保销售误导的行为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偷换概念
肆意夸大收益
“这是我们现在主推的一款产品,每月只需定投540元,每年收益6%。”
5月22日,记者前往各银行网点暗访银保产品销售情况,一进入某银行位于安贞西里的网点内询问有哪些在售的银保产品,一位男性大堂经理就跟记者热情推荐了信诚人寿六福盈门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在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也标明了产品名称,定投额度和收益等信息。
待记者进一步询问该产品信息时,他指着旁边一个房间里的一个人说,“你让她跟你说”。
这时从旁边的理财经理办公室走出一位女士,穿着上衣与银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胸前佩戴的是显示信诚人寿字样的牌子。
在理财经理办公室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对理财经理的简介。办公桌旁还坐着一位工作人员,从她佩戴的胸牌可以看出的,她正是该网点的理财经理,她的对面并排坐着两位正在办理业务的的中年妇女,其中一位办理的正是这款产品的投保业务。
该信诚人寿的营销员在向记者介绍产品之前,并未介绍其身份。记者向她求证是否是信诚人寿的营销员,得到了肯定答复。
“这款产品缴费方式灵活,可以每月定投540元,也可最低年缴2000,连续缴满5年就可以了,而且每年6%的收益。”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