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保险行业2013年保费收入的官方“成绩单”如期公布。相较往年,2013年寿险公司的成绩单有了更多看点。
细心的人士会发现,与以往有所不同,2013年人身险保费收入的统计口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2013年5月开始,保监会在往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一栏外,新增“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两个统计标准。正是这一微妙的变化,使得外界能对保险公司2013年真正的“江湖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保费收入统计标准的细化更能反映出目前各人身险公司的经营“策略”。比如,2013年哪家公司在卖保障型产品,哪家公司在忙着“冲规模”……多家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井喷的背后,很有可能是:这家公司去年万能险卖得太好了!
23家险企吸金超100亿/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原保险保费收入”已不再是人身险行业及公司所有保费收入的笼统概括,而是指传统险及通过保障风险测试的分红险及万能险的保费收入部分。通常来说,分红险能被计入保费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万能险,而在银保渠道和2013年火热的网销渠道销售的短期万能险产品,能被视为保费收入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没有通过风险测试的万能险和分红险的投资收入部分(一般多为万能险),则不被视作保费收入,而被列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则按独立账户进行新增交费统计。
为了反映这种变化,保监会从去年5月开始,在往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一栏外,新增“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两个统计标准。这种变化,更加详细地暴露了保险公司的吸金能力。
说得简单一点,“原保险保费收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这三项合计才是保险公司真正的“吸金”能力:即俗称的“规模保费”。
比如,以保监会公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计算,201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过100亿元的寿险公司仅有11家(含国寿存续);201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过100亿元的公司也仅有12家,不过,由于2013年多公布了“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两项指标,曾被视作小公司的,原来已经做得很大了。
比如,以往年公布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计,2013年原保费收入仅1.16亿元的正德人寿无疑是一家小公司,然而其“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项却高达114亿元,跻身中型公司之列;此外,2013年华夏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为37.6亿元,相比2012年的原保险保费58.7亿元甚至是下滑的,不过,华夏人寿2013年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项,竟然高达331.9亿元,按“规模保费”计算,2013年华夏人寿足以排进行业前10名。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以“规模保费”计算,2013年“规模保费”超过100亿元的人身保险公司有23家(含国寿存续),跻身百亿俱乐部。
中小险企频出黑马/
数据显示,2013年不少险企的规模保费表现得比较“耀眼”,如生命人寿的规模保费707亿元,已经超越太平人寿(521亿元),快赶上泰康人寿的规模保费(778亿元)。在生命人寿707亿的规模保费中,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22亿元,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485亿元。华夏人寿无疑也是2013年的“黑马”之一,该公司的规模保费达368亿元,仅次于太平人寿而排名第九,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7亿元,但其“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高达33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黑马都有一个共同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比较大,增加了总盘子“规模保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从绝对数上看,2013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最大的是平安人寿,达719亿元,其次是生命人寿485亿元,再次是华夏人寿331亿元。除上述三家公司外,另有7家公司此一指标过100亿元,依次是泰康人寿153亿元、前海人寿139亿元、人保寿险117亿元、正德人寿114亿元、国寿股份110亿元、和谐健康103亿元、新华保险101亿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