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比内地的保险产品,香港保险是否真是优势明显?
答:用杠杆率货比三家
货比三家永远是购物前的重要步骤,尤其是对购买保险这笔大支出来说,因此无论购买任何一种保险,都需要对内地和香港两地进行价格对比,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工具就是杠杆率。
所谓保障杠杆倍数,即保障总额除以总保费支出,是衡量一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倍数越高,保障的性价比显然也越高。“在香港买保险的费率比内地低,如重大疾病险,大致比内地低两至三成。若购买寿险附加重大疾病险,费率一般仅为内地的1/2甚至1/3。”友邦保险的一位代理人曾表示。这也是很多内地投资者去香港买保险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看,30岁男性投保内地一款终身寿险(分红型),基本保险金额10万元,20年交费,需要年缴保费2910元。同样情况去香港购买某终身寿险(分红保单),基本保额也为10万(经汇率换算),18年缴费,每年抽烟者需要缴费1773元,而不抽烟则为1552元。
其实香港保险产品之间的性价比也需要比较。笔者针对3岁的小朋友、保额15万美元、10年缴费期,给安盛、保诚、宏利和友邦四家公司所作出的重疾保险计划书发现,保障杠杆率多在6倍左右,相当于每缴纳1元保费,可以获得的重大疾病或身故保障是6元左右。而按照计划书,安盛、保诚、宏利和友邦四家的杠杆率分别为5.58倍(前10年为7.53倍)、5.42倍(前10年7.3倍)、5.3倍、6.6倍,差异很大。
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汪鹏指出,保险产品的杠杆率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分红水平、额外保障水平等,要把握的总逻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即如果主保单的保障条件比较优厚,则杠杆率往往较低;主保单保障条件苛刻或者没有太多红利,则杠杆率较高。投保人做选择时,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保险公司保费的弹性也不同。也就是说,有些公司偏爱某一类保险,因此这类保险杠杆率会比较高,内地和香港都是一样,比如内地的意外险往往性价比优于香港公司,在购买前一定要将同类产品做好充足调研,选择最“划算”一类。
对比保障和分红率
保障范围大小和分红率水平,同样是在选择保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相对来看,香港保险的优势更明显。
据了解,由于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一般保费要低于国内,但保障范围却更广。从投资者比较重视的重疾险来看,工银安盛人寿“御立方二号保障计划”,同样30岁男性选择10年缴费,年缴11940元,可以获得20万元重大疾病保障,理赔范围内40种重大疾病。若选择安盛(香港)的“康采严重疾病保障”,保额20万港币,10年缴费,那么每年仅需6850港币。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定义的严重疾病达到56种,还包括非严重疾病18种,且非严重疾病可以理赔3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