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股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措施,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普通投资者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投资效益,着眼于对市场长远的改革措施更是如此。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股票股权不是给股票加上了一道保险,至多只是增加了一个充满风险的交易新工具
1月9日,股票股权交易试点在备受关注中拉开序幕。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试点,试点产品为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市交易时间定为2月9日,这是为下一步开放个股期权试水。
产品未动,舆论先行。看看时下的网络和报纸,一个个抢眼的标题让人心动。诸如“投资股票期权等于给自己的股票买份保险”,“有了股票期权,下跌也能赚钱了”云云。乍一看,股票期权这种金融衍生品还真的很诱人,大有天下无虞,股市投资从此可高枕无忧的功效。但果真如此吗?
所谓股票期权,“期”即未来,“权”即权利,股票期权即交易双方关于股票未来买卖权利达成的合约。说白一点,就是股票投资者可以通过支付费用的方式,使自己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按期望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股票,目的是保证投资的利润。不过,目的是否能达成,那还得看对谁。
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股票期权的确是国际资本市场成熟的基础金融衍生产品,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股票期权包含以单只股票(个股)为标的的个股期权,和以跟踪股票指数的ETF为标的的ETF期权,目前全球已经有50余家交易所上市了期权产品。除我国沪深交易所外,全球排名前二十的证券市场均有股票期权产品。如此而言,A股作为市值高达4万多亿美元,年累计增长33%的全球第二大股市,没有股票期权这种金融衍生品的确是个极大的缺失。而此次股票期权试点的推出,理论上在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功能、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机制,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