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保险分红挖"现金价值"陷阱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三年前买了64万元分红型保险,三年后现金价值加上分红钱还不到64万;信用卡的零利率分期付款,实际却要交相当于月利率0.56%的手续费……

  理财产品涉及专业名词多

  搞不明白容易出现理解偏差

  三年前买了64万元分红型保险,三年后现金价值加上分红钱还不到64万;信用卡的零利率分期付款,实际却要交相当于月利率0.56%的手续费……

  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出现在我们身边,各种各样名词表述让市民眼花缭乱,甚至造成误解,因为我们不知道背后还有一些“潜台词”。

  潜台词1>>

  保险分红

  只是“演示”分红

  案例:2010年3月,市民于先生将64万元存款全部购买了一款投资期限是6年的分红型保险,当时介绍3年后可取出。“当初业务员说,分红比银行存款的利息高,而且复利计息,可以达到3.5%以上。”于先生说,当年银行三年期的定存利率是3.33%。

  可是,今年3月,于先生取款时发现,其现金价值再加上两年的分红钱还不到64万,“64万如果按当年利率存银行,到现在利息至少也有60000多元。”

  解读:

  “保险的分红是不确定的,营销员在给客户介绍产品收益时,有可能把假定红利当做固定收益进行介绍。”某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杨先生告诉记者,保险的分红收益只是一种预期收益,而且这种分红是相当不确定的,每年的分红要看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保险宣传中提到的只是演示分红,并非实际的分红。

  杨先生指出,分红不是说你交了64万元保费,分红率是3.5%,就能分到64万元的3.5%的红利。“分红计算的基数不是你交的保费,而是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少投保人在投保了分红险等长期保险后,发现自己头几年几乎没有红利收入,就是现金价值的原因。”(转自全景理财)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