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变保险
“我爸爸有一次去银行存钱,碰到一个银行工作人员。他建议我爸不要把钱存银行,而是买一种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得到更高利息和保障。回家后,却发现我爸买的是某保险公司的一款两全分红险,期限为6年。请问,老年人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时,如何防范存单变保单?目前哪些法律法规对银行代销保险业务有所规范?”
面对保险推销,先问三个问题
鉴于存款变保险问题比较突出,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代销保险业务进行了规范,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0]90号)(简称通知)。通知第2条规定,“产品销售活动应当向客户充分揭示保险产品特点、属性和风险,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第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时,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产品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所以当银行销售人员推销产品时,大家可仔细观察或提几个问题:
1.是存款还是保险?通知第10条规定:保险单证和宣传资料上不得使用带有银行名称的中英文字样或银行的形象标识,不得出现“存款”、“储蓄”、“与银行共同推出”等字样。
2.你是银行的还是保险公司的?通知第12条规定“通过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当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
3.能不能退保?第16条规定:商业银行通过电话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应当先征得客户同意;明确告知客户销售的是保险产品,不得误导销售;销售过程应当全程录音并妥善保存,对于保险产品还会设有犹豫期。
通知第18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督促保险公司按照监管规定在保险合同犹豫期内,对代理销售的保险期限在1年以上的人身保险新单业务进行客户电话回访,并要求保险公司妥善保存电话回访录音;视实际情况需要,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对客户进行面访,并详细做好回访记录。”。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