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公司力推的抗通胀分红险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这两个月肯定不少公司保费处于负增长状态。”一家中资寿险公司人士对行业的低迷直言不讳。
“受银行理财产品高息冲击和银行揽存压力影响,分红险销售要比去年减弱不少。”一家中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合作的公司今年银保全部负增长。”
不止一方的信号显示,一度占据寿险行业绝对主力的分红险,其“创收”地位已受到外部竞争者的严重威胁。
负增长
根据新口径统计,国寿1-5月份共实现保费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7.49%,相比前4个月增幅有所回落,4、5月单月保费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不单国寿,其余两巨头同期保费增幅也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国寿、平安、太保4月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03亿、144.9亿、67.9亿元,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3.2%、6.2%,而去年同期数据分别是19.8%、41.9%和8.3%。
平安在3月份,用50亿两限产品“财富一生”硬是推动了保费高增长,创造了155亿左右的保费,但4月份保费,就锐减近一半,只为81亿元,环比负增长状况较为突出。
在投资型险种领域,泰康是险资较为高歌猛进的典范,但即便有着较高收益率,仍然难逃保费负增长的梦魇。
非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泰康总保费出现了-3.5%的负增长,主要源于银保新单-23.6%的负增长拖垮。而今年上市消息频传的新华人寿,其增长也岌岌可危,总保费和个险新单都出现了6%以上的同比负增长。
银保渠道的销售情况更令人担忧,同期,平安、新华、泰康的银保渠道总保费均出现了接近20%的同比负增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