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春节效应非常短暂,春节刚过,上海地区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就开始下滑。分析人士认为,春节过后,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后面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银行理财收益可能进一步下滑。不过,如果财政政策加码,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或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适当提前布局、及时出手购买一些在售的高收益产品,会是比较明智的决策。
资金拆借利率回落
尽管央行不断通过逆回购注入流动性,但春节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还是略显紧张。2月6日,也就是春节前两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利率暴涨到2.2810%,随后开始逐步下滑。节后这几个工作日,隔夜Shibor利率只跌不涨。截至昨日,隔夜Shibor利率已跌至1.9330%
银行理财市场也做出同步反应。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上周(2月13日-2月19日)上海地区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总数为42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1%,较春节前一周下降0.04个百分点,平均投资期限为125天。
根据不同的投资期限来看,上周投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75%;1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4.04%;3至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0.08个百分点至4.15%;6个月至12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4.22%;1年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1%。
收益率下滑短期难改
上周上海地区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小幅回落。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春节过后,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尤其是2月16日央行公布了1月份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都让市场大吃一惊,1月份历来是银行信贷投放量较大的月份,但2016年1月份数据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虽然央行之后给出了相关说明,但市场还是偏向于解读为新一轮的宽松政策启动。
本周银行理财市场也不乏亮点。统计显示,本周上海地区共77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预售(预售时间:2月20日-2月26日)。保本类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天津银行发行的“2016年"聚富计划36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投资起点为50万元,投资期限为42天,预期收益率为4%。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如果财政和货币政策加码,对于银行理财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银行理财收益可能进一步下滑,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加码,优质资产短缺的情况或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适当提前布局、及时出手购买一些在售的高收益产品,会是比较明智的决策。(来源:环球网财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