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没有保险,再多的财务规划,都是财务上的裸体
一向快人快语、锋芒直露的中国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又一次在媒体面前抛出猛料:“如果不买
人寿保险,即使你制定再多、再复杂的财务规划,也属于财务上的裸体。”人寿保险的最大功能是体现在一种防守型的财务规划中,“它不是用来改变生活的,而是防止生活被改变的。”
最大误区:买保险当投资
刘彦斌指出,中国的老百姓在寿险观念上所取得的最大进步,就是认识到了寿险的作用,无论是风险保障还是生存保障,认识都在不断提高,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而对寿险最大的误区,来自对保险功能的理解。
“最大的误区还是把保险和股票、债券相联系相比较,把买保险当成一种投资。”许多消费者认为,购买某些投资型保险就是理财的全部,兼备了保障和投资功能,甚至更为重视投资功能。
“保险的确有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
住院保险、大病
医疗险等险种将单个的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险共担的机制,同其他投资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刘彦斌解释说。
返还,仅是保障的补充
如果说储蓄是一种传统的家庭理财思维,那么,保险就应该是现代的家庭理财观念。刘彦斌强调,消费者应正确处理消费、储蓄、投资和保险的关系。“很多人总是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储蓄比较,但实际上,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
买保险就是买自己的未来、买自己的养老,不是为了做投资。一纸保单所提供的是一种保障,是对于未来不确定风险的预防,是在人身遭受
意外伤害时,对人身伤害的给付。而返还型险种所具有的本金返还、利息给付等职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刘彦斌认为消费者买这类保险存下的钱,在某个年龄以后存活下来得到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用作未来养老生活是很必要的。
对个人来说,投保寿险是获得对未知风险的保障,使其在受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时,本人或家庭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补偿,确保家庭经济的安定。也可作为一种储蓄工具,在保险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可以得到保险金额和养老所需的支出。
单纯对比价格是危险的
针对某寿险公司指数课题组提出的“五大关系”,刘彦斌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理财是为了明天的生活存储今天的财富,保险就是为了未来存今天的钱。当前许多年轻人存在月光、啃老等现象,用父母的钱支付自己的生活,对父母、家庭缺少责任,只重个人享受。一旦发生意外受伤或生病,就可能没钱支付医疗费用。
对此,刘彦斌建议,年轻人应转变消费观念,如避免过分超前、攀比、抢购等不良消费行为,把节省下来的钱放到家庭的保险基金里,购买保险要覆盖生活中发生意外风险的方方面面。“买保险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责任,可以说既是老人为子女分担一份忧愁,也是晚辈献给长辈的一片孝心。”
“单纯的储蓄不能应付意外事故或
重大疾病的巨额花费,即使你的存款足以应付,却会使你的生活质量大为受损,甚至捉襟见肘。保险有双重功能,在你平安时是一种储蓄,在你万一遇到事故时又能挺身而出,支付巨额费用,弥补意外损失,使你得以维持以前的生活品质。”刘彦斌认为,保险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选择保险更重要的是要看保险服务带来的价值,而非对比价格来决定保险是否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