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到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了保险 竟然很受欢迎!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根据银率网的最新报告,2016年4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6%,较上月下降0.08个百分点,也标志着银行理财收益在经过近一年的持续下跌之后,正式进入“3时代”。你觉得呢?

  “3时代”来临,银行理财、三年期国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纷纷跌破4%,让普通投资者感叹无产品可买。这个时候却有一种产品,虽然收益率超过了银行理财,但却令老百姓又爱又恨、不敢轻易出手,那就是银行保险理财产品,简称“银保”。

  况到底如何?又有哪些风险是需要注意的?牛妹(微信号:buerniu5188)实地走访了多家银行,并与客户经理、保险人士和分析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下面就为您呈上热腾腾的结论。

  收益高于银行理财,银保受青睐

  低利率时代,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根据银率网的最新报告,2016年4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6%,较上月下降0.08个百分点,也标志着银行理财收益在经过近一年的持续下跌之后,正式进入“3时代”。

  与收益率下跌相对应的,是结构性产品的大面积亏本。这类产品在设计中就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因此预期收益率普遍比较高,但相应地也需要投资者承担一定风险。仅在2016年一季度,就有16款已经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亏本,而这一数字是2015年全年的8倍。

  一方面是对较高收益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对风险的控制,投资者迫切需要找到一类产品可以平衡需求,这也是近期银保产品受到市场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某国有银行,牛妹见到了一款收益看上去十分诱人的银保产品:1万元起售,1年期最低收益3.75%,2年期4.5%,3年期5.1%,单从收益上来讲已经秒杀市面上很多理财产品。客户经理向牛妹表示“这是最低收益,如果涨息,收益还可能更高”。

  而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向牛妹推荐了另一款2年期最低收益率4.2%的银保产品,也宣称“这个收益是固定的,只要持有到期就能享有”。

  “之前没有降息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很多都在5%以上,并且时间短,银保就不好卖。现在理财收益都在下滑,同期国债收益率也只有3.9%了,反而是银保的收益变得比较高,最近来询问的人非常多。”该客户经理表示。

  那这些产品究竟有没有看上去这么美好呢?

  银保产品的“菊与刀”

  普通投资者购买保险产品,首先想到的是从保险公司渠道,其实银行也是很多保险企业业务起步和规模提升的主要途径,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银保”产品。区别在于,有些保险可以在银行和保险公司买,有些只能在保险公司买,比如消费型保险。

  一位资深保险行业人士告诉牛妹,很多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非常依赖客户资源丰富的银行渠道,个别公司的银保渠道地位甚至高于个险渠道了。

  而对于银行来说,银保业务的重要性也在攀升。牛妹翻阅了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几个银保渠道“大户”去年的年报,发现去年分别实现代理保险销售收入1054亿元、1668亿元和1985.61亿元,同比增幅都在60%以上。

  在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之下,近年来银保业务的规模持续扩大,形式上也在不断变化。上述人士表示,通过银行渠道售卖的保险通常结构都相对简单,这主要是考虑到“老百姓甚至银行员工自己的接受程度”,还有一些险企会针对银行推出定制化产品。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向牛妹介绍,目前市面上的银保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万能险,一类是分红型寿险。

  根据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的解释,万能险是包含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的人身险产品,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缴费年限、保额等都比较灵活。

  从去年开始,以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型保险就在投资市场中大行其道,有业内人士称当前最低保障利率在2.5%左右。但牛妹经过实地调查后发现,目前这类产品喊出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还是比较常见,客户购买的积极性也很高。

  一位平安保险的理财分析师告诉牛妹,这类理财险是财险两全产品,上述牛妹在银行看到的产品就属此类。不过理财险并没有“固定收益”一说,只有最低收益,而最终收益还是要看好“满期给付金的确定”等条款。

  另一类分红型寿险是一种传统型险种。由于保额、缴费年限都是规定好的,流动性比较差,分红则是按公司经营情况来定,实际透明度也较低。正因如此,之前很多媒体曝光的存款变保险、理财变保险,以及保监会多次发布的“银保产品销售误导风险提示”,都是针对的这一类产品。(来源:搜狐理财)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